引鳳回巢,爭做鄉村振興“開創者”。南宮鎮村黨組織書記召集全村返鄉年輕人、大學生召開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同時向與會青年宣傳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以鄉情為紐帶,動員青年返鄉創業。根據所學專業、從事工作,充分挖掘回鄉人才智力、信息、技術、人脈等綜合才能,黨建辦牽頭建立人才分類臺賬,納入村級后備力量作為重點培養對象。目前,我鎮村級后備力量100名,聯系村領導班子結對幫帶村級后備力量9名。
用鳳筑巢,爭做鄉村振興“引領者”。鼓勵回鄉青年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帶動家鄉各項惠農、利農項目建設。根據返鄉青年的需求,在貴州財經大學信息學院的幫扶下,建立電商培訓專班,成立合作社,打造“苗嫂阿冬臘品”和“格久君”品牌,通過抖音、淘寶、微信等平臺直播帶貨,幫助村民銷售土特產品。同時,積極鼓勵后備力量到村鍛煉,在村級工作實踐中歷練成才,用學識和智慧帶領家鄉走上“致富之路”。目前,有13名返鄉青年到村鍛煉,輔助處理村級事務。
固巢留鳳,爭做鄉村振興“先行者”。“魚逐水草而居,鳥擇良木而棲”。南宮鎮本著“愛才惜才容才”的理念,強化服務管理,用心用情留人才。鎮黨建辦組織力量對返鄉人才的思想動態進行常態化跟蹤管理,通過“人才日”活動,與返鄉青年開展談心談話、人才調研、座談會,收集村級建設寶貴意見。設立“人才之家”,以才引才,每月定期對老藝人、田專家、土秀才逐一走訪,建立“南宮鎮鄉土人才庫”,實現“人才回流”。 (劉雪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