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網友稱在火鍋店看見一只章魚,在線詢問是不是藍環章魚?“可以下鍋嗎?在線等!有點急!”
隨后, 博物雜志回復:“確實是豹紋蛸(藍環章魚),它們的毒素是河鲀毒素,毒性非常強而且受熱不分解,即便拿回去做紀念也千萬別吃。文獻中和網絡上都有市售章魚里混入藍環章魚的記錄,但概率不高,也算是活久見了。”
一眾網友立馬趕去原博評論區,焦急詢問:“博主你還好嗎?沒有吃吧,快告訴店家,這個有毒不能吃。”“這是死神擦肩而過!”
好在原博回復:“沒吃沒吃,已經撤下去了。”
相關話題沖上了微博熱搜
有網友說:
“知識真的改變命運了……”
還有網友建議:
“后廚要不要清洗一下?我看養這個的一些
視頻號,他們都不敢用手摸,死了也是用鉗子夾起來。所以博主其實救了店家,現在他們只是會被罰款或警告,如果有人吃下去了,很可能就得坐牢了。”
“涮火鍋很可能一桌人都中毒……所以博主其實救了一桌人加老板一家,這可能就是科普的意義。”
藍環章魚(學名:Hapalochlaen maculosa),隸屬于章魚科,俗稱藍圈章魚,豹紋章魚廣泛分布在日本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太平海域中,是一種很小的章魚品種,臂跨不超過15厘米?梢燥曃剐◆~、蟹、蝦及甲殼類動物,會用很強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獵物。在海洋中,藍環章魚屬于劇毒生物之一,被這種小章魚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但這種章魚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它們受到很大的威脅。
藍環章魚的毒性可通過顏色顯示出來,在不同環境中,它會變成與環境相似的保護色,一旦感受到威脅,表皮顏色會變得艷麗,藍色環閃爍的時候,也正是最危險的時候,它正處于警戒狀態。
藍環章魚比較害羞,經常躲在海岸邊的水里,它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大多數對人類的攻擊發生在人們把它撿起來或拿近點瞧一瞧的時候。很多被咬的人都忽略了藍環章魚的殺傷力,被蜇刺的傷口很小,幾乎沒有疼痛感,看起來不值得去醫院跑一趟。然而,藍環章魚已經通過傷口把毒液注射到人體內,毒性迅速擴散,被感染者會覺得呼吸困難或難受,重者致死,輕者也需治療三四周才能恢復健康。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輕易去觸碰未知生物,特別是海洋里的生物,即使是一只小小的雞心螺,它一滴毒液也足夠放倒20個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