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貴州東南部月亮山麓、都柳江畔的從江縣,人均年產值僅2000元,少數民族占94.6%,堪稱典型的“老少邊貧”少數民族地區。在這里,駐守著為使命拼搏的縣人武部。一茬茬干部職工用“艱苦不言苦,苦干不苦熬,苦中求作為”的精神堅守,弘揚傳統礪斗志,開拓進取建新功,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成為人武戰線的一面旗幟。
62年前,這個最初由賀龍元帥麾下某團部分干部組成的人武部,多年來始終牢記我黨我軍的宗旨,艱苦創業,無私奉獻,服務人民,被從江各族人民譽為“黨和人民軍隊在苗鄉侗寨的形象代言人”。該人武部先后參與上世紀50年代大剿匪、70年代末的邊境自衛還擊戰支前保障、2008年抗擊雨雪冰凍災害等重大用兵行動10多次,總計完成搶險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上萬次,涌現出了被原昆明軍區授予“堅強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榮譽稱號的老部長吳興春、被軍區授予“鋼鐵戰士”榮譽稱號的現任部長謝曉波等一大批英模人物,人武部先后榮獲軍區“全面建設先進旅團級單位”、“創先爭優先進旅團級黨委”等省軍以上榮譽90多次。
近年來,從江縣人武部黨委堅持從自身具有的雙重職能、雙重性質、雙重領導、多重任務等特點入手,率領全體人員著眼任務刻苦練兵,緊貼使命積極作為,將人武部及后備力量打造成為平時的建設尖兵、急時的克險勁旅、戰時的保障鐵拳。人武部先后投入資金2000萬元,實現人武部整體搬遷,建設完善了“六室三庫兩個中心一基地一平臺”,健全細化了上下班簽到簽退等30多項制度,全縣21個鄉鎮武裝部全部實現正規化達標,388個村寨(社區)建起了民兵連辦公室、“青年民兵之家”。他們還組建起21支400余人的民兵宣傳小分隊,深入苗鄉侗寨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建全了三級聯建、全域覆蓋的民兵應急力量體系,出色完成急難險重任務,搶救群眾618人,挽回經濟損失近億元;建成了民兵科技種植養殖示范基地,利用基地培訓民兵技術骨干6000余人,帶動上萬群眾脫貧致富。同時,他們與政府一道共同做好“雙擁”工作,從江縣連續4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縣”稱號,軍地干部群眾稱贊該人武部為“軍事部、宣傳部、群工部、動員部”。
櫛風沐雨一輪回,建功立業六十載。從江縣人武部竭力推進軟硬件全面建設,竭誠謀求各族群眾福祉,竭智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將事業推向輝煌,將精神推向崇高,將傳統推向永恒,將黨的春風春雨灑滿了苗鄉侗寨。(許開偉 梁紅波 龍靜 李通斌 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