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河口口岸是面向東南亞、南亞的中國南大門。
2012年9月9日,云南省授予云南省貴州商會“黔商入滇大有可為”匾額。
同在云貴高原,貴州與云南山水相連,文化相通,自古就有非常密切的人員、商貿往來。近年來,云南省加快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拉近了貴州與東南亞、南亞的距離,這為云南乃至貴州等周邊省區,由對外開放的末梢變為開放前沿,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在云南的貴州企業,已經強烈感受到了這種變化。
1
從街邊小販到坐擁百億
8月7日下午,昆明,在云南省貴州商會,鄉音繚繞,倍感親切。“我是從遵義走出來的,遵義是革命老區,遵義會議、長征精神從小耳熟能詳……”在談到自己一手創建的云南星長征投資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時,18歲當兵來到云南的陳慶忠,依然是一口遵義話。
陳慶忠出生在遵義市務川縣一個農村家庭,因為家庭貧困,18歲就沿著紅軍長征路來到云南當兵,經過十幾年軍營生活的錘煉,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陳慶忠毅然投身商海。
“那時候沒錢,只能從小買賣做起,我就在昆明圓通山公園門口擺攤賣汽水,”陳慶忠笑著說,“普通的汽水4毛錢一瓶,公園門口的冰鎮汽水可以賣到一塊二一瓶,當時到圓通山公園的人很多,特別是櫻花節期間,生意還不錯。”回憶起當年做生意的經歷,陳慶忠說雖然很辛苦,但覺得很幸福。
兩年下來,陳慶忠已經積攢了一些錢,他開始把貴州產的白酒用東風卡車拉到云南,做了一段時間酒水批發。后來陳慶忠看到云南旅游市場的巨大潛力,便與朋友合伙經營娛樂場所。90年代的中國,隨著汽車的慢慢普及,汽車銷售行業也悄然興起。有了一定資本積累的陳慶忠開始進軍汽車銷售業。1993年,陳慶忠創建了“星長征集團”,開啟了新的征程。
歷盡20余年風吹浪打,陳慶忠終于筑起云南商海上的一艘百億巨艦。目前,星長征集團已形成三大企業集團(即汽車營銷集團、地產開發集團、綜合物流集團),四大業務板塊(即汽車、地產、物流、資本)的經營規模,總資產超過100億元,擁有20多家子公司、1000多名員工。
2
成立商會反哺家鄉
從赤水河畔走出來的周勇,上世紀80年代末帶著不多的積蓄來到云南曲靖尋求發展,如今,其創建的公司旗下已擁有多家礦產、房地產、五星級娛樂會所等產業。歐陽世鈞,曾是遵義一大型軍工廠的一名技術工人,1990年離開家鄉,由一名打工仔打拼成為西南娛樂業的領軍人物之一。
隨著貴州商人在滇力量的不斷積聚,2007年1月,云南省貴州商會在昆明成立,這是貴州在省外成立的第一家商會,陳慶忠被推舉為首任會長。
據陳慶忠介紹,在滇黔商很團結,凝聚力“非常好”,從建會初的100多家會員企業,發展到現在,已經擁有500多家會員企業規模,產值上百億元,上繳利稅數億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云南的貴州人已有50多萬人,主要涉及礦產、地產、制造、餐飲、物流、旅游等20多個行業,其中,上規模的企業達2000多家。
致富后的貴州人沒有忘記反哺家鄉。云南省貴州商會多次組團回鄉考察,目前,在貴州的9個市州,都有商會會員的投資項目。在陳慶忠看來,近年來,貴州投資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是吸引商會到貴州投資的最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能夠在家鄉投資建設,對于黔商來說,是回報家鄉的最好方式。
今年年初,陳慶忠的企業引進美國萬豪國際集團的管理模式,在遵義投資興建目前遵義市唯一的國際五星級酒店。不僅如此,“星長征”企業正與惠水縣合作,修建旅游和養老相結合的度假休閑中心。“我掌握的情況是,僅去年一年,貴州籍云南企業家回鄉投資就超過200億元。”陳慶忠說。
3
抓住機遇做大邊貿
從2009年開始,云南省作為我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拉近了世界與云南的距離。據云南省商務廳副廳長龔云尊介紹,2009年以來,云南省對外經濟貿易實現了“兩年翻一番,3年兩跨越”。數據顯示,2009年云南省對外經濟貿易為80億美元,2012年達到210億元,3年時間連續突破100億美元和200億美元大關。
在云南的貴州企業,已經強烈感受到了這種機遇。短短的兩年時間,他們通過整合資源,聯合在滇上千家黔商企業在云南投資近百個項目,協議投資2000多億元,已到位資金600多億元,其中10億以上的產業項目就有20多個。
陳慶忠的“云南星大通國際商貿物流信息港”就是其中之一,這也是云南連接內陸、東南亞、南亞的物流樞紐基地“昆明國際陸港”的核心項目,建成后將與全國18個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一的中鐵聯集昆明中心站連成一體,年內全國十大建材品牌企業、56家物流裝備制造企業、78家集裝箱運營企業、128家有色稀貴金屬經營商、235家公路運配載企業將入駐經營。
說到這里,陳慶忠不忘把“橋頭堡”與貴州聯系起來,“貴州緊鄰云南,區位優勢明顯,應牢牢抓住這一機遇。”目前,他的“星長征”企業與泰國、老撾、緬甸、越南、印度等國家都有貿易合作,而商會會員企業中,很大一部分都在做邊境貿易。
4
搭建滇黔合作橋梁
在去年第二屆中國(貴州)國際酒博會隆重召開之際,云南省代表團在貴陽召開橋頭堡建設招商推介會暨簽約儀式。云南省貴州商會會長單位和會員企業一口氣簽下321.96億元的大單,總額約占此次招商項目總金額的一半。
在推介會上簽訂的12個意向性項目涉及房地產、商貿物流、旅游開發、光伏電廠、工業園區、珠寶、家具生產等多個領域。其中,昆明官渡區與貴州星長征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擬投資30億元打造星長征時代廣場;昭通貴州商會擬投資5億,開建黔商工業園區;此外,還包括昆明產業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昆明市六盤水商會擬投資160億元的昆明市城鄉綜合規劃項目等等。
與此同時,還有31個項目進行了會下簽約,包括烏骨羊良種擴繁基地建設、滇西國際物流城、云南貴州旅游民族美食城等等。這些項目的簽約為滇黔兩地合作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采訪即將結束時,陳慶忠自信地告訴記者:“下一步,在云南的貴州企業也愿意通過云南大通道將貴州更多好產品推銷到東南亞、南亞去,架起貴州通往云南、通往東南亞、南亞,乃至世界的橋梁。”
5
共建“橋頭堡”,共享大通道
云南省商務廳副廳長龔云尊認為,貴州雖然不具備沿海的交通條件,但貴州通川渝,連兩廣,而“橋頭堡”建設是打通了內陸省份通往海外的一條開放通道,連接著祖國與南亞、東南亞、西亞幾大市場。“這條通道不僅僅有利于云南,更有利于全國,這里可以尋找到世界級的經貿合作伙伴和交流渠道。”
據了解,近年來,通過積極有序的建設,從云南省出口到東南亞南亞市場的農產品、機電等比重越來越大,云南省“買全國,賣東盟,買東盟,賣全國”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貴州與云南地理位置不一樣,資源稟賦不一樣,但是兩個省的產業結構非常相似。
貴州省商務廳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貴州省對東盟的進出口額為172776萬美元,同比增長93.3%,東盟成為貴州省第一大貿易伙伴,今年1—6月,貴州省對東盟進出口額為74553萬美元,同比增長47.6%,依然排名第一。貴州對東盟主要出口肥料、紡織品、機電產品等。
“歡迎貴州的企業通過云南這條進出口的通道,走向東南亞等市場,尋找到更多對外合作的渠道。”龔云尊表示,通道建設的加快發展,云南和貴州兩省之間的經濟交流也會有更大的機遇,尤其在農產品、旅游、礦產等方面的來往將更加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