磋商會現場討論熱烈。記者譚蕓攝影報道
有關專家就建立泛珠茶業(貴陽)組織達成共識
6月26日——28日,第九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現代特色農業合作磋商會在貴陽召開。會議圍繞“推進泛珠三角區域茶葉網絡營銷合作”這一主題深入研討,泛珠三角區域各省區農業部門主要負責人協會、重點企業負責人在會上達成4項共識。
泛珠三角區域橫跨東中西部,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經濟互補、合作密切,在全國經濟發展大格局中地位尤為重要。區域內茶業界通過已經開展七屆的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這樣一個平臺,積極深化合作、交往日益緊密、領域不斷拓寬,展現出廣闊的前景和強大的生命力,成為我國涵蓋面積最大和最具有發展潛力的茶產業合作區。
磋商會上,泛珠三角各省區茶葉主管部門領導,茶葉協會分別就如何把泛珠三角區域茶產業合作引向深入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并達成加強規范制度對接、實現產銷對接,聯手開展宣傳促銷、相互支持舉辦茶博會節事活動,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共創良好市場秩序、建立合作保障機制,聯合推進人才培養等4大共識,致力于共創茶產業發展的美好未來。 茶葉磋商形成的4點共識
一、建立中國泛珠三角茶業合作(貴陽)組織。為大力推進泛珠三角區域茶葉行業的交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繁榮,倡議位于“泛珠三角”區域的云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湖南、福建、江西等區域的省區共同發起成立“泛珠三角茶業合作(貴陽)組織”。在第九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在貴陽召開期間,在貴陽共同簽署“泛珠三角茶業合作(貴陽)組織”的聯合宣言。旨在搭建產業合作平臺,積極發揮行業職能作用,加強相互間合作交流,讓產銷兩端企業攜手合力共謀市場。推動泛珠三角茶葉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建立“泛珠三角”區域茶葉行業組織協作例會制度。為推動“泛珠三角”區域茶業合作與發展,建議建立由“泛珠三角”(茶葉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或茶葉(商會)協會會長(秘書長)參加的茶業協作聯席會議制度,請國家相關部委或國家級行業組織牽頭,每年由各省、自治區茶葉社團組織輪流承辦年度協作會議,每年年會應務實地研究解決茶業協作中的突出問題,并建立經常性的協作渠道,總結經驗,認真研究與落實區域茶業合作與發展。
三、深化泛珠三角區域茶葉科技交流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各自自然條件不同,茶樹品種資源各具特色,主要茶類各有優勢。因此,各省區高校及茶葉科研所的科研項目也不盡相同,研究方向各有側重,茶葉科研資源也不盡相同,茶葉科技資源具有較強的互補性。通過開展區域合作,有利于加強區域省份的茶葉科技成果交流與產業發展。提高區域茶產業整體的科研能力。
四、推動區域合作,渠道網絡共建。泛珠三角區域既是茶葉的主要生產區,也是茶葉的重要消費市場。各省區茶葉的客戶群體與細分市場也各不相同,省區要提高茶葉市場的開放度,支持區域內茶葉產品進入本地消費市場。各省區主要茶葉批發市場與營銷渠道建設,與區域內的主要茶區,規模茶葉加工與營銷企業合作,支持渠道網絡建設。 為黔茶出山獻策
2013年6月27日,與會嘉賓30多人由貴陽出發,驅車來到貴州“十大最美茶鄉”之一的貴定縣云霧鎮鳥王村參觀考察。云霧鎮的另一張名片是“中國苗嶺貢茶之鄉”,這里歷來是茶界人士、文人墨客挖掘、探索、弘揚、暢懷貢茶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土司文化、農耕文化、生態文化的又一特色的實踐寶地。
在云霧山巔峰的鳥王村,嘉賓們看到乾隆年間的一塊貢茶碑,它記錄了當地茶葉怎樣成為皇家貢茶的歷史。該碑為石質,高約1.5米,碑頂部為弧形,立碑落款時間是乾隆五十五年四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碑上記述有當地海葩苗祖先為雷阿虎,朝廷撥銀420兩發展當地茶業等內容。
據史料記載,云霧茶早就成為皇家貢品,最早從隋朝開始,有六朝貢史,被稱為“六朝貢茶”。當地一位自稱是雷阿虎嫡系后代的雷姓老人介紹,云霧山一帶苗族同胞祖輩素有種茶、飲茶、護茶的傳統,還立有云霧貢茶產地地界碑,使云霧茶聲名遠播。
參觀完貢茶碑,嘉賓們一行來到貴州國品黔茶公司新建的茶坊里,幾名手藝嫻熟的制茶師正炒著今年新出的云霧貢茶,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我炒了20年茶,今天終于有機會好好款待前來我們科技示范園的貴賓們了。”
制茶師李秀琴口中的貴州國品黔茶公司云霧貢茶科技工業園,是有“貴州名茶”之稱的貴定云霧貢茶的生產、加工基地。該工業園坐落于貴州“十大最美茶鄉之一”的貴定縣云霧鎮云霧湖畔,常年云霧裊繞、湖光山色、風光旖旎,當地居民為海葩苗族。
近年來,隨著公司基地的建成投產,貴定云霧貢茶古茶山、名樹種、老茶坊的茶旅生態優勢逐漸彰顯,現已具備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優勢。2012年,貴州經典云霧茶葉科技示范園獲“貴州省茶鄉旅游創新示范點”稱號。
國品黔茶董事長汪健介紹,公司通過合同、合作方式,從農民、合作社及自建基地采購的原料和購進的貨物占總銷售的75%以上,產銷率達97%。公司守法經營、按章納稅,不拖欠工資、不欠社會保險金,不欠折舊、無涉稅違法等行為,未發生產品質量安全事件,自成立以來,產量和銷售收入呈現逐年上升態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早在三年前,國品黔茶就成功實現了與“國酒茅臺”的茶酒聯姻,搭載國酒茅臺的專賣店,在上海、北京、內蒙古等地開設專賣店,專銷貴州名優茶業,為黔茶出山做出了非常大的推動與成功嘗試。
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楊祖基告訴記者,到這里才知道貴州茶這么好,可是在外面知道的人不多,這一點要向福建學習,除了傳統營銷,還要利用網絡銷售平臺,目前福建茶每年通過網絡銷售達10億余元,呈排山倒海之勢,僅鐵觀音,就有800多家網店注冊銷售。 江西省農業廳副廳長程關懷談到,有些務虛會比務實更重要,此番建立泛珠三角區域(貴陽)組織,交流茶葉生產品牌打造、市場營銷、政策舉措及泛珠市場最好的經驗及做法,每年坐下來交流經驗互相啟發、合作,達成的一些共識,各地舉辦的茶事活動,都可邀請聯盟內的其他省區企業參加,共同辦會、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