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貴陽市與中關村將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次合作將在貴陽建設“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合作項目將涉及科研類、科技服務類、孵化器建設類及產業類。總金額達437億元,目前已選定投資項目54個。預計今年還將有至少50家基地設在中關村的信息技術企業入駐貴陽。
工業化格局新路
城市規劃專家表示,引入高科技行業是增強當地經濟且不破壞當地環境的最好方式。
今年上半年貴州省的GDP為3250億元,同比增長了12.5%,是中國增長速度最快的省份,吸引了不少外來投資者的目光。
今年年初,貴陽市與中關村商議合作,在貴陽建設“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并在未來幾年在該園內發展IT、高端設備制造和制藥等高端技術產業。
貴陽借力創新驅動來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建設,正好找到了一條依托創新、轉型發展的科學路徑。這兩條路徑的切合,不僅是資源要素的互補,還是雙向動力的融合,更是戰略發展的需要。
貴陽市市長李再勇表示,雙方將遵循“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宗旨,按照“市場主導、政府推動,平等協商、積極對接,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突出特色、創新跨越”的原則,在相互借鑒發展理念,共同探索完善政策體系;發揮比較優勢,支持建設科技園區;共同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產學研用合作;加強科技金融合作;開展人才互訪、建立交流合作機制等五個方面推進合作。
創新驅動共謀區域合作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白智勇表示,中關村將幫助貴陽市構建創業生態系統并在北京為貴陽建立研發機構支持當地企業發展。
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他們已經做好準備挑戰廣受歡迎的即時通訊軟件——騰訊微信。
據白智勇介紹,目前,貴陽朗瑪是貴州第一家將產品開發與研究放在北京的企業。該公司已經在深圳的創業板上市,并且在中關村擁有一個一百名開發人員組成的團隊。強大的人力資源和訓練有素的開發團隊已經為在北京以外的地區發展做好了準備。
白智勇還說,基于貴陽市科技資本市場的前景,中關村管委會將幫助該公司提高在貴陽的投資力度。“貴陽有許多公司在準備上市,我們愿意為他們提供我們的融資平臺。”
開展區域合作是中關村帶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發揮創新引領作用的重要路徑。
目前,中國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希望提升如制造業、農業和電信這類國家傳統行業的技術水平。中關村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上市公司224家,是我國最重要、最活躍的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和創新創業中心。
業內人士表示,中關村的目標是在2015年,能通過1.6萬億元的資金支持至少55家企業在中國上市。
北京投資促進局局長周衛民表示,中關村正在探尋制造業創新轉型發展。這就意味著中關村將釋放一批制造業到包括貴陽在內的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