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貴州大學副校長趙德剛一行11人來到大風洞鄉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農業發展情況,幫助大風洞鄉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生態化進程,搭建高校與地方建立產、學、研基地,科技幫扶等方面的平臺,研究幫扶工作并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市委副書記周文鋒、副市長劉仁翔以及相關單位負責人陪同調研。
趙德剛一行先后參觀了大風洞鄉老君寨蔬菜基地、葡萄園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在老君寨蔬菜基地,得知一位村民去年種植辣椒,收了辣椒再種紅菜苔后,專家組便詢問她今年打算等辣椒收了種些什么。“像去年一樣種紅菜苔啊,去年這么種就挺好的。”村民理所當然地說。“大姐,今年不能這么種了,你要換種大蒜,大蒜能夠殺死土壤里的一些蟲子,明年你再換種紅菜苔,這對你的農作物好。”專家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說。“哦,原來這樣啊,我還以為沒有影響呢,幸好你們來告訴我了,謝謝啊!”大姐高興地說。
調研組每到一處,都會認真聽取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的工作情況,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交談,了解他們的思想、生活情況以及種植情況,毫無保留地給村民傳授種植技術,和他們一起分享種植經驗,向他們推廣專業、高效、經濟、安全的農藥品種和先進的施藥技術,以減少生產中化肥、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量,增加使用有機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保障蔬菜、口味蝦、魚和葡萄等食品的安全,提高食品質量,保護生態環境。并聽取他們對調研組的意見和建議。
在聽取大家對活動開展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后,調研組表示會認真考慮。接下來,他們將會帶一些研究生下來,和村民們一起種植,爭取研究出更好的種植技術,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精神,敢于直面問題,真正地去了解基層真實想法、了解百姓期盼什么、痛恨什么,并真正地去解決老百姓的急、難、愁問題。4月5日上午,調研組在大風洞鄉會議室與市領導、鄉干部、重點村兩委以及種植養殖大戶召開了座談會。
會上,趙德剛一行征求了群眾代表的意見建議,并聽取了大風洞鄉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對群眾代表反映的農業、村風習俗、基層黨組織學習資料發放等問題做了解答,并要求有關部門認真研究,盡力協調解決。趙德剛指出,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相關部門要把加快發展與做好群眾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把物質手段與創新手段結合起來,把人本意識與法治思維緊密結合起來,把盡力而為與量力而行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下一步活動開展中,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習實效,把學習教育貫穿始終;要聚焦“四風”查擺問題,主動認真把自己擺進去,把查擺問題貫穿始終;要堅定整改的決心,明確整改的重點,以專項整治為牽引,認真落實整改責任,把整改落實貫穿始終;要理論聯系實際建立制度,加大制度落實執行力,把建章立制貫穿始終。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開展活動,帶頭貫徹“三嚴三實”的要求,帶頭向焦裕祿、朱彥夫等先進楷模學習,以解決問題的實際行動改進作風,確保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