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表、拼車、拒載、車內吸煙……”出租車亂象多一直是熱點話題,凱里也不例外。
“凱里市出租車司機的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很有禮貌,有的很沒素質。”市民王露露說,前幾日她抱著1歲的孩子在洗馬河附近打車,一直都打不到車,后來終于坐 上一輛出租車,可是坐進車里司機就開始吸煙。“我對司機說能不能把煙熄了,司機還挺生氣地對我說‘我能載你就不錯了,你還不讓我吸煙!’”王露露說,這樣的對話令她又氣憤又無奈。
記者發現,對于新規定,不少出租車司機表示“不是太清楚”或者“在收音機里聽到過”,而對于里面的一些要求,他們坦言“要求太高,很難實現。”比如提倡出租車司機用普通話和英語說“很高興為您服務”、“請系好安全帶”、“請記住我的車牌號”、“您需要打開空調嗎”、“請不要在車里吸煙”等26句文明用語等。
出租車司機呂師傅稱,他們都在本地跑,說的都是凱里話,如果非要說普通話的話那就是“凱普”,但說英語難度太大了。“我都50歲的人,26個英語字母都認不全,怎么可能說英語呢。”呂師傅無奈的說。
《貴州省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出租司機要選擇合理的線路或者按照乘客要求的線路行駛,不得故意繞行,以及不得在車內吸煙,不得在駕駛車輛時撥打接聽手持電話等,如果違反規定的話講將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凱里市民李女士也表示,她上下班經常打車。“經常會遇上司機抽煙,有的時候我也不好意思說他們,但是聞到煙味真是令人很不舒服。至于使用手機、對講機,那更是家常便飯。”她說,她前幾天從外地回來,從御泉居打車到大十字電信營業廳,一路上司機一直在用對講機聊天,“感覺聊天時司機注意力很不集中,真擔心出事故。”
而對于這樣的規定,市民姜娜則認為,看上去很美但實施起來確實有點困難,不過對于出租車司機約束多了也是一件好事,畢竟他們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形象。姜娜也坦言:“人家為了掙錢,咱們無話可說,就是發幾句牢騷而已。如果真的按國家出臺的新規去投訴人家,感覺也犯不著。有些條例制定的出發點是好的,但要具體落實,還要根據城市各自實際情況來操作。”
采訪中有不少市民認為,針對乘客上車前“禁問目的地”這一條規范標準來說,只有規則約定,缺乏取證方法,這也無疑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缺陷。
“有些司機問完目的地之后,就說自己要交車或者要加油,不順路,遇上這種情況真是沒辦法。”凱里市民楊女士對此很無奈。
對于詢問目的地,的哥也有話說。“不允許拼車這是不科學的,高峰期乘客也愿意拼車,不接受拼客的第一位乘客,只是極少數。對于后上車的乘客,我們不問,怎么會知道順不順路呢?”的哥劉師傅說。
如何讓“禁問目的地”真正成為一種可能,恐怕還將來日方長。
4月1日,新版本《出租車運營服務規范》落地,記者致電凱里市客管局,詢問凱里市關于出租新規何時實施,其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凱里市還沒有實施出租車新規,最早也得四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