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岑鞏縣凱本鄉凱陽村村民楊應祿家中發現一塊“奇石”,主人稱“奇石”為“菊花屏”。當地專家疑是清乾隆年間美術工藝貢品,具有很強的收藏價值和歷史考古價值。
“菊花屏”是一塊用石頭雕制的長方形浮雕,長30厘米,寬22厘米,厚1厘米。浮雕一面雕刻著一株盛開的菊花,花與頸為純白色,葉為嫩綠色,雕刻菊花的石板為紫紅色,且平整勻稱,葉、頸和石板顏色均為天然色,工匠按自然色彩雕刻圖案,十分精巧奇妙。整塊奇石共4層顏色,材質細膩,構圖古樸典雅,雕刻刀法嫻熟,技藝精湛,堪稱石雕精品。
據村民楊應祿介紹,此“菊花屏”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墾荒地時偶然獲得。當時犁鏵在斜坡上帶出“奇石”一角,于是取出“奇石”,發現“奇石”上刻有一株菊花,覺得稀罕寶貴就收藏于家中。
經相關專家初步鑒別,此“菊花屏” 由“菊花石”雕刻而成,距今應在300年以上。但“菊花石”雕刻成工藝品始于清乾隆年間,并一直走俏朝廷而成為貢品。故當地專家推測認為此“菊花屏”可能是清乾隆年間美術工藝貢品,具有很強的收藏價值和歷史考古價值。(楊元彬 張維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