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服務從“電老虎”到“電保姆”
電老虎,惹不起,不交電費就斷電。報裝難、用電難,群眾敢怒不敢言,這是90年代以前普遍存在的現象。
體制改革后,從江供電局轉變服務態度,提倡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以服務企業、電力客戶為大局,從行風建設入手,不斷創新服務手段,真心實意為客戶著想,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做客戶的知心朋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贏得更高的社會滿意率,積極當好“先行官”。
鏡頭一
2008年1月中旬,一場歷史罕見的特大凍雨冰雪災害凍凝黔東南大地。厚重結實的冰凌、冰柱牢固緊密地“聚集”在導線上,依附在桿塔上。全縣供電轄區內冰災導致35千伏線路倒桿、短線37處, 10千伏線路倒桿1801處、斷線1585處,變壓器損壞67臺。110千伏從榕線、從黎線故障,造成國網跳閘,從江電網癱瘓。導致全縣1115個配變停止運行,75585用戶全部停電。除縣城的幾個重要臺變由小水電供電外,全縣21個鄉鎮陷入黑暗之中,形勢非常緊急。
面對險情,王學軍局長親自帶領黨員、青年突擊隊員攜帶工具材料和破冰挖路用的十字鎬、鐵鏟奔赴搶險現場,指揮搶修,頂作漫天凍雨與隊員一起敲冰、立桿、降線,將一根根被冰凌壓倒斷裂的導線重新“粘合”架起,餓了就啃一口冷饅頭就冰塊,一干就是五六個小時,高空寒風瑟瑟,桿塔結冰厚滑,作業難度非常大,但與已年逾五十的王局長一起戰斗,突擊隊員們的心里暖烘烘的,沒有一人叫苦退縮。無盡的冰封使黨員、青年突擊隊的旗幟更鮮艷。
在貴州電網公司、凱里供電局和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全局職工不畏嚴寒,迎難而上,發揚“眾志成城、頑強拼搏、、不勝不休”的抗災精神。奮力抗冰保電,取得了這場抗冰保電戰役的全面勝利。
鏡頭二
“大年初一晚上,我和老伴正在吃火鍋,忽然“呯”的一聲,插座線都爆了,差點燃起來。兒子和兒媳又出外打工不回家,只好打電話向供電所求助。開始還以為自己在市場上買得偽劣產品呢,等供電所的同志上門來幫整電,才知道原來是插座線用花線代替,線徑小了才導致爆炸,主要是開始我們不懂這些道理啊!幸好沒有傷到人。”從江縣西山鎮頂洞村的75歲的孟老爺子一提起這事還心有余悸。
針對農村節后外出務工高峰、農村留守老人兒童家庭的增多,農村安全用電引起從江供電局高度重視,以創先爭優提升服務理念,結合“六走進”服務,利用抄表員上門宣傳和散發宣傳資料、面對面交談等形式深入基層開展安全用電知識教育,以增強老百姓安全防范意識。同時,清查轄區線路安全隱患,對農村室內線路老化和新增家庭電器注意事項的宣傳,引導群眾安全可靠用電,并提醒老百姓注意砍樹要避免觸及線路,以免危及人身安全和引發森林火災。
鏡頭三
果農大戶楊勇強說,今年果結得多,但由于有兩個多月沒下雨了,不僅果樹受到影響,同時也直接影響到果子的大小和糖度。現在有供電局幫忙架設近3公里澆灌線路,解除了果農們的后顧之憂。
由于持續干旱,果子正值澎漲期,如未能及時澆灌,將直接影響到果子的產量和質量。2011年8月31日,從江供電局在得知滾玉果園面臨的實際困難后,借助“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的深入開展,立即組織黨員服務隊、青年志愿者隊頂著36度高溫天氣前去幫扶果農抗旱。滾玉村千畝果園因地勢較高,沒有足夠的水源,只有到距果園4公里外的滾郎寨架設臨時線路到寨邊小溪抽水,然后通過車子拉到果園的大水池,再由水池抽出進行澆灌,及時解決了果園無水澆灌難題。
鏡頭四
從江縣是黔東南最邊遠的貧困縣,農村危房所占農戶比例高達65.1%。2011年危改工作中,從江供電局結合自身職責,積極整合各類項目資金,投入資金100萬元電力物資及人力500余人次支持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期間,該局領導班子多次深入各鄉鎮、村督促檢查,及時解決危改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按照新農村建設要求完善電網建設任務,及時為搬遷戶安裝了照明電。
剛邊鄉高麻村,全村375戶村民,己在地質災害區居住了上百年,數次遭受泥石流災害,形勢十分嚴峻,由于高麻村附近山高坡陡,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集中搬遷點,難度大。為落實搬遷難度,縣政府通過以單位掛靠幫扶的形式化解難題,在此期間,從江供電局召集精兵強將突擊整整三天時間,及時為高麻村解決了線路遷改問題。
2011年6月,往洞鄉沙往村30戶危改用戶房屋建好后,用電一直是從40多米外的老房子拉線供電,線路凌亂不堪,安全隱患非常大。從江供電局職工主動放棄周六休息日,及時為該村30戶農村危房改造用戶接電,并清理了凌亂的線路,排除了安全隱患。
鏡頭五
隨著“廈蓉高速公路”、“貴廣快速鐵路”和“洛貫產業承接區”的開通和建設,從江由最偏僻縣變成了“貴州出海第一站’、貴州連接“珠三角”的橋頭堡。
在“招大引強”戰略引領下,從江縣產業轉型風生水起,洛貫產業承接區正逐步成為投資的熱土,各地投資商紛紛前往考察后并落戶。4年間投資的項目共61個,擬投入資金37億余元,已投入資金5億多元。擬投資在5千萬元以上的項目就有18個。今年前5個月,共簽約項目14個,簽約資金85億元,到位資金2.6億元。這翻天覆地的變化體現出縣政府招商引資顯著成效,高速發展的背后,電網建設為其注入了強大動力和支撐。
“可以說,工業園區發展到哪里,電網規劃就跟進到哪里。”局長吳子剛對著十二五電網規劃圖說。
2012年2月,結合洛貫經濟開發區“十二五”期間新增用電負荷情況,,凱里供電局計劃發展部專家在從江縣相關部門領導陪同下查看規劃圖和實地勘察,正式開始啟動總投資1.8億元,占地面積50畝,總設計變電容量3×180兆伏安的洛香220千伏變電站建設工作。該項目的規劃建設,將能夠滿足洛貫經濟開發區“十二五”及更長一個時期產業用電及城市用電需求,同時為開發區大規模招商引資提供堅強可靠的電力保障。
“第一次和從江供電局打交道。在用電問題上,他們有求必應、有諾必踐,我們的企業剛起步,就享受到電力的‘五星級服務’了,這也是我之前想不到的。”從江縣江廈華茗竹木制造有限公司經理滿心歡喜地說。
江廈華茗木業是從江縣洛貫產業承接區引進第一批項目投資廠商,廠房占地面積260畝。主要生產高爾夫球棒、高級籬笆樁、園林工具棒等各種裝飾材料的木制產品,計劃投資1.2億元。為了不耽誤該廠的廠房建設進度,從江供電局為該廠開通供電服務“綠色通道”,優化業務流程,從報裝、勘察、選址到安裝,僅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頂著6個多小時的細雨,安裝了一臺50千伏安變壓器和架設80多米的高壓線路到工地。及時解決了該廠建房急需臨時用電的燃眉之急。
2011年4月,從江縣明達水泥廠落戶。該廠是從江規模最大的一家水泥廠,投資5.1億元,報裝容量為16630千伏安。為使該廠能在預期時間完全可以投入生產,從江供電局依照“綠色通道”方案,專門為該廠架設一條10千伏專線(貫明線)。目前,該廠廠建工作基本結束,正在籌備生產設備和對輔助設備的安裝,預計今年9月份投運生產。
“從廠子落戶至今,供電局經常到廠里走訪,幫助我們解決了用電難題,有這樣可靠的電力支撐,我們廠的生產有保障啊!”從江縣明達水泥廠廠長梁國興滿懷信心地說。(梁光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