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網訊 5月18日新上市Facebook的股價未能起飛,翌日另一家高技術企業SpaceX也遭受相同命運。
就在后者的“獵鷹9號”火箭預定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前半秒,發射忽然取消。該火箭計劃將不載人的“龍”飛船送入軌道,使之成為與國際空間站(ISS)對接的第一艘私營航天器。
SpaceX女總裁格溫·夏特威爾解釋說,放棄的原因是引擎控制器察覺到9個發動機之一出現異常高壓;發射軟件也發現這一問題并做了該做的事:切斷5號發動機,再關掉另外8個。
這不是第一次了。“龍”飛船原定于2月7日起飛,但由于軟件問題等原因延誤至今。這讓很多人十分焦急,包括已經付給SpaceX近4億美元火箭和太空艙研發費的美國宇航局。
美國為花銷1000億美元的國際空間站承擔了大部分成本,《經濟學人》始終認為,這是一只價格畸高、科研意義甚微的軌道“白象”。由于去年航天飛機退役,赴國際空間站的運輸任務只能依賴俄羅斯、歐盟和日本來完成。美國政府無疑寧可肥水不流外人田。
以SpaceX創始人伊隆·馬斯克(他憑借在線支付公司PayPal發了財)為首的投資人,則指望一次成功發射讓他們的數億美元投資開始產生回報。只有發射成功了,SpaceX才有望獲得向國際空間站運貨12趟的16億美元合同。
外包航天飛行的反對派也在密切關注。首位登月者尼爾·阿姆斯特朗等批評者懷疑,私營企業無力完成這個一向是政府禁臠的業務。
還好在22日凌晨3點44分, “龍”終于噴火飛天,讓SpaceX和NASA都如釋重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