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報道 上周雙休兩天,在武漢兩家留學(微博)培訓機構舉行的留學說明會上,記者看到,留學低齡化現象日趨普遍,除了高中生家長熱衷讓孩子到海外“鍍金”,不少初中生甚至小學生家長也躍躍欲試。
被翻譯為美國中考的SSAT這幾年在武漢也十分火爆,用“武漢SSAT”在百度進行搜索,可以查到約25萬條信息。來自武漢某留學機構的統計顯示,近年來,武漢報考SSAT的考生人數每年以50%的速度激增。
近期,一項專門針對留學低齡化的市場調查顯示,接受問卷調查的中學生中,43%的高中生有出國留學計劃,而計劃出國留學的初中生所占比例更多,為47%。
但記者調查發現,低齡孩子“被留學”情況普遍,許多家長從頭到尾包辦留學,卻沒有詢問過孩子的意愿。一位留學咨詢顧問說,有時候,整個申請過程都由家長出面辦理,學生壓根就沒露過面。“尤其是一些出去讀初中和小學的小留學生,他們甚至連英語口語都說不清楚,就在家長安排下投奔國外的親朋,開始留學生活。”
隨著小留學生數量逐年看漲,一些留學機構近年來接到家長的投訴也越來越多。“有投訴住宿條件的,也有投訴飲食的。”一家留學機構的負責人說,部分小留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差,留學機構不得不在前期充當起了“保姆”角色。“低齡留學并不適合每個學生。到國外后,需要獨自處理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問題,因此,獨立生活能力強、性格外向的學生,更適合到國外留學。”
對此,有專家建議:低齡留學還需謹慎,并不是越早留學越好。“如果孩子的生活能力、心理調節能力不成熟,過早的出國不利于他們的成長。”
降落傘孩子
Jason今年只有10歲,正是在父母面前撒嬌的年齡,但此時他卻住在遠離父母的美國洛杉磯市一個華裔家庭中。兩年前,他的父母決定將他寄養在洛杉磯的朋友家中,以便他就讀美國私立學校。他便成了萬千“降落傘孩子”中的一員。
宇航員父母
Laurence今年只有12歲,他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平時非常忙,只有每年會不定期地飛到美國去看望正在那邊讀書的他,Laurence的父母就成了標準的“宇航員父母”。
直升機媽媽
跟Jason的父母不同,有些愛子心切的中國父母不忍心將孩子一人扔在美國上學,所以父母中的一方往往是母親會陪同孩子在美國上學,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學習,這些母親往往被稱為“直升機媽媽”,如果孩子有任何需要,她就像直升機一般降落在孩子的身邊。
【一些誤區】
誤區:國外語言環境能迅速提高語言能力?
真相:其實,在國內讓學生的語言達到一定的水平,有助于提高聽力和口語能力,更有助于在異國的基本交流和溝通,對學習、生活和自信心的培養都有幫助。
誤區:盲目跟風攀比,追求名校和熱門專業。
真相:家長有名校情結,希望孩子去讀國外名校,其實是忽視了孩子的實際情況,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考察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自制力以及學習能力。否則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得不償失。
【一些建議】
1.中國學生長期以來因其應試能力強而出名,但往往也因缺乏創造和實踐能力而遭到質疑。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應該從小培養。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基本的生活能力可以讓孩子們在瞬息萬變的社會里將自己“武裝”起來,這對他們未來的留學生活,乃至一生都是極其重要的。
2.現在很多學生處于“被留學”狀態,家長參與過度,越俎代庖,幫孩子選擇好學校和專業,而學生自己卻沒有任何自主權。一部分自理能力和獨立能力都較弱的學生也被家長“保送”到國外,這樣的留學過程充滿了不穩定性,風險較大。留學應該是學生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家長的選擇,只有學生自己想要學并開始朝這個方向努力,才能真正有所提高,才能讓學生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留學目標才會更明確,收獲才能更多。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