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競璞在途中的留影。 簡競璞供圖
昨天,凱旋歸來的簡先生受到親友的熱情歡迎。李勝華 攝
旅程雖然艱苦,但簡先生卻樂在其中。 簡競璞供圖
一輛單車,一個背包,一些生活必備品,一位63歲老人騎行4000多公里,耗時140天,獨自穿越西藏,又在對英語一竅不通的語言背景下,獨自游歷了尼泊爾、印度、泰國、老撾等國,然而他的這次旅行的所有開銷加在一起僅萬元左右。昨天,這些“神奇”數據的締造者、“川藏獨行俠”——簡競璞老人乘坐k156次火車如期抵寧,圓滿完成了他此次獨穿西藏的“壯舉”。昨天,揚子晚報記者采訪了剛剛凱旋歸來的簡先生,分享了他一路上的經歷。
揚子晚報記者 李勝華 徐媛園
新潮的老人:上傳近兩千張照片網上“直播”穿藏之旅
昨天上午九點,揚子晚報記者到達南京火車站出站口便被一條題為“歡迎‘穿藏獨行俠’ 簡競璞凱旋”的橫幅所吸引。記者注意到,偌大的出站口已被簡老的親朋好友擠得水泄不通,場面尤為壯觀。上午10點20分,當簡競璞老人走出檢票口的那一刻,“咔、咔”的閃光燈聲響成一片。簡老的家人、同學和朋友都紛紛送上了鮮花和擁抱。在他們心目中,此時想到的簡老是實至名歸的英雄。“我們真心為他高興,真的很不容易,這么大年紀了能堅持下來,這本身就是一場勝利。”簡老高中同學丁先生向記者表示。
簡競璞老人告訴記者,此次穿藏行,對他而言是極具挑戰性的。“我是3月24日從南京出發的,然后進入安徽境內,在安徽呆了段時間后,從安徽再途經湖北、重慶、四川,最后從四川的阿壩州沿著金沙江入藏。”
從江蘇到安徽,再到湖北、四川……這一路,簡競璞騎得很開心,玩得也很開心。“以健身觀光,游山玩水為宗旨,不追求速度。”
簡競璞說,為了不虛此行,他還給預先安排好的這段行程,額外加了兩個景點:三峽大壩和成都都江堰。全程4000多公里,他一路走、一路玩、一路美食、一路拍照,簡競璞特別愜意。僅在他的QQ空間,記者就看到了他在沿途的網吧上傳的近兩千張照片。簡競璞說,他還有好多照片沒上傳呢。
艱難的獨行:進入高海拔地區,不得不捶胸緩解高原反應
簡老告訴記者,到達湖北境內時,他的“座駕”就已經出現了后背架脫落等嚴重問題,這給他的出行帶來了很大麻煩。經過修理后,他的車繼續上路,還好剩下的路程中,“座駕”還算給力,沒有給他帶來什么太大麻煩,不過當進入四川境內時,由于路況不是太好,他的車又再次“拋錨”,這次“座駕”的“罷工”跟以前相比就嚴重的多了,雖然同為后背架脫落,但這次情況顯然更糟糕。
最難走的是川藏線。簡競璞說,由于雅江到理塘200公里國道全線大修,這一段路,他幾乎是“推行”過去的。“灰大得看不見前面的車和路,腳下是饅頭大的石塊。”右邊是峭壁、左邊是懸崖,懸崖下是湍急的流水……這段路,簡競璞走了四五天,自行車的車后架也壞了。這段路走下來,緊接著就要翻雪山。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其中三座的海拔超過5000米。簡競璞說,在山的最高處,他會有些胸悶,但過一會兒就好了。進入藏區后,由于地廣人稀,也找不到修車點,他的車也很難再為他效命,最后到達西藏墨竹工卡縣時,簡老無奈將他的“座駕”托運回了南京老家。“我算了一下,從我離開南京,到踏上西藏的土地時,共花了95天的時間。”簡老表示。
記者從簡老那了解到,進入藏區后,讓他最受不了的要屬高原反應。“記得在登318國道旁的一座海拔高達4100米的山時,我出現了高原反應,胸口特別悶得慌,而且還伴有嘔吐。沒辦法,我只能推著車往前走,邊推還邊用手捶胸,以緩解高原反應。等再走一段發現實在堅持不住了便停下來歇會兒,等過段時間再接著走。”
旅行的意義:他對汶川的孩子付出關愛,也一路收獲幫助
簡競璞出發時,帶了好多好多東西:有雙人帳篷、電熱杯、換洗的衣服、照相機……所以他渴了,就燒點雪水喝,餓了,就煮點方便面。
簡老告訴記者,其實這一路下來,他的吃住條件都不算太好,但是他覺得沒什么。“只要能吃飽,能有張床睡覺,有地方洗澡就行了,其他的都是‘小菜’!”簡老打趣地說道。記者從簡老那了解到,在行程中,他的早餐一般都是當地的一些煎餅、饅頭之類的主食,價格不會超過4元,晚上則吃的好一點。
“因為我帶了個電磁鍋,晚上可以在當地的菜市場買一些蔬菜和葷菜回來做著吃,畢竟騎車是個高體能消耗的運動,光吃饅頭是遠遠不夠的,老伴心疼我,給我買了個電磁鍋,讓我解決了不少的問題。”簡老表示,在行程中他都是住的最便宜的旅館,一般都是低于25元的。
簡老告訴記者,在到達四川境內時,他還抽出時間去汶川地震災區的映秀鎮看望了那里的孩子們,并為他們帶去了一些學習用品。在到達西藏的墨竹工卡縣后,簡老又將朋友們為他準備的隨身藥品和糖果獻給了當地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們。“我們南京的雨花臺區和墨竹工卡縣結成了幫扶對象,身為南京人的我更應該做出表率,雖然這些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簡老表示。
簡競璞騎行到川藏線后,遇到了好多“騎友”。“我從利川市翻過齊岳山到達謀道鎮。途中利川市一中高二的帥小伙子馬崇淵一路陪騎。謝謝他。”
很多時候,有年輕人看到簡競璞一個人慢慢騎,都會陪著他騎一段,陪他聊聊天。簡競璞也喜歡和年輕人聊天。“另外,我到臥龍的時候,天色太晚,我本想折回頭找家旅館,有個廣東的小伙子,就讓我蹭他的帳篷睡了一晚。”簡競璞說,在路上,藏族同胞們也都特別熱情,“很多時候我都會住在他們家里,他們對我都特別好。”而如果簡競璞渴了,又找不到水源,也不用著急,很多藏族的孩子會給他拿來家里的冰飲。
2個無形“財富” 伴他走天下
雖年過六旬 每周堅持騎100公里
老簡自退休后就一直堅持鍛煉,現在雖已年過六旬但身體卻相當硬朗。“我退休之后還當了一段時間的國標舞教練,這幾年也在堅持冬泳和騎車鍛煉。我后來每天都堅持騎車到紫金山的頭駝嶺‘操練’,每個禮拜都要進行短途100公里左右的訓練。”
對簡競璞產生重大影響的是其中的一位偶像級騎友——沈妙美。“我在網上看到了她騎車去西藏的報道,對她很佩服。”簡競璞告訴記者,在他看來,沈妙美這樣敢于冒險、喜歡挑戰的人才活得年輕,“她已經去過三四次西藏了,都是騎行,我覺得我也應該向她看齊。”
隨后,記者采訪了沈妙美大姐。沈大姐告訴記者,其實這次“穿藏”,他們去了7人,進藏后由于經過的茶馬古道過于驚險,有三人選擇了退出,剩下的則和她一直堅持到了最后。由于同是“騎游天下”版的版友,沈大姐和簡老早已相識,在出行期間,沈大姐和簡老都通過電話保持著聯系。此次回寧,他們都約好時間,一同踏上返程回家的火車。
對于其他想去西藏騎行的騎友們,老簡熱情地說他完全可以當“各種指導”。“很多細節都有講究!比如車的坐墊一定要抬高,不能讓腳碰到地,那樣容易傷膝蓋;另外爬坡的時候一定要換擋,不能憑借著體力強就硬往上沖……”
一趟回來瘦24斤 老伴“心疼得要命”
簡老的愛人陳阿姨告訴記者,剛出門時,家里往簡老的卡里打了15000元錢,后來家里怕他錢不夠花,兒子便又在他的卡上打了10000元。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他們的顧慮有點多,簡老只用了卡里不到一半的錢便完成了全部的旅行。“不是我不舍得花錢,我覺得應該把錢用在刀刃上,用了這么多錢,我都覺得有點多了。”簡老表示。
不過陳阿姨卻向記者表明了她的不同看法。“多花點錢,在路上吃點好的又沒什么,他剛離開南京時還挺健碩的,現在回來一下子瘦了24斤,我心疼得要命。下面這段時間的主要任務就是給老頭子補身子。”陳阿姨表示。陳阿姨告訴記者,在簡老出行的這段時間里,她每天都睡不好覺,無時無刻不掛念著他。“我交給他的任務就是每天必須給家里打個電話報平安,在國外也不例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