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貴州省貴陽市結合縣鄉換屆考察,探索實施干部“辛苦指數”測評,引導全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重點工程、重大任務、重要工作中苦干實干,以干部“辛苦指數”提升人民“幸福指數”。“辛苦指數”測評將中央“一個意見、三個辦法”精神貫穿始終,是干部考評方式的探索創新。
測評“辛苦指數” 引導干部苦干實干
關于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的“一個意見、三個辦法”明確指出,要完善能夠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考核內容。省委要求,大力建設“團結、務實、勤奮、廉潔”領導班子,對領導干部實行個性化考核,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辛苦指數”測評是貴陽市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干部考核有關要求的具體措施。當前,貧困和落后是貴州的主要矛盾,要實現跨越,大幅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必須比發達地區多付出數倍的努力和辛苦。我們開展“辛苦指數”測評,就是為了引導全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特別能吃苦,在重點工程、重大任務、重要工作中苦干實干,努力再創新的“貴陽速度”,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奮力追、全力趕、努力超,沖出“經濟洼地”,致力在“全國增位次、西部求跨越、全省作表率”。
多維度評價 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
“辛苦指數”測評,以領導干部完成工作的“量”和“質”以及付出的努力作為考核內容,將“辛苦指數”具體化為“思想艱苦、工作刻苦、生活清苦”三個大的方面,以及13項具體指標,并對各項指標內涵進行科學細化和完善,明確統一評價標準,讓主觀評價具有科學細化的客觀依據,使考核測評結果更加真實、準確,有利于使不同地區、不同部門干部的評價結果具有橫向可比性,方便市委在更大范圍內統一標準選人用人。相比過去的“結果考核”的方式,“辛苦指數”測評是一種有效補充和完善,有利于全面、準確地將干部的工作實績考準、考真、考實,有利于引導干部踏踏實實,不作秀、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
立體化測評 科學準確考察識別干部
“辛苦指數”測評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就在于按照代表性、知情度、關聯度的原則,采取“上評下”、“主官評成員”和“下評上”的方式,對考察對象進行立體化測評。能夠真實、準確、全面地了解干部在平時工作中一貫的德才表現、工作實績,讓那些德才兼備、埋頭實干、不事張揚、群眾公認的干部進入組織的視野。“上評下”,就是上級領導根據平時工作的情況,對領導干部進行測評。“主官評成員”,就是班子主要負責人根據平時工作了解情況,對班子成員進行評價。“下評上”,在民主測評的范圍內,對領導干部進行評價。用群眾的“幸福指數”來測評領導班子成員的“辛苦指數”,防止有的干部眼睛只朝上看、只跟領導轉,讓干部在工作中對上對下都得負責。
全方位運用 提振干部隊伍“精氣神”
貴陽市在干部工作中廣泛運用“辛苦指數”測評。在2011年的換屆考察中,對各區(市、縣)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和紀委領導班子成員,以及法、檢“兩長”,全部進行了“辛苦指數”測評,測評結果作為調整班子的重要依據,選拔重用了112名“辛苦指數”高的干部,22名“辛苦指數”偏低、實績不突出、群眾公認度偏低的干部被交流調整或“改非”。通過對測評工作的總結提煉,我們將“辛苦指數”測評納入干部日常選拔和考核中,在市管干部的年度考核中也將測評結果作為考評的重要內容。今年,在市政府組成部門領導班子及行政正職任期考察中,首次引入“辛苦指數”測評,繼續提名的32名“一把手”中,“辛苦指數”測評分都在92分以上、工作表現“一般”的4人進行了調整。2012年省級民調顯示,貴陽市選人用人公信度和組織工作滿意度分別為97.76分和97.73分。
開展“辛苦指數”測評一年多來,貴陽市廣大黨員干部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市民幸福指數由85提升到89。李源潮同志批示:“‘辛苦指數’是對基層干部考評的一種創新。”但由于這項測評工作是新生事物,對其考評指標體系、考核測評標準、考核測評運用范圍等,我們還將繼續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總結完善。(人民日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