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孩的就業機會較男性偏少。女生只有比男生更優秀,才有發展前景,因此她們比男生更用功!”趙葉珠補充道。
長期致力于女性研究的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石紅梅認為,中國大陸現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現代家庭層面對獨生子女的人力資本投資在性別方面幾乎不存在差異。女性受教育的機會不斷增大,整個社會性別平等的觀念不斷提升,為女性提升自己學歷水平和職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空間,因此才會有現在高校中女生比例不斷上升的趨勢。
石紅梅認為,女性比例上升使得學校管理和教學方面對于性別問題的關注顯性化,學校的相關工作都必須注入性別的視角進行科學的決策。
女生在高考中越來越強勢的成績表現甚至導致一些高校在某些專業的錄取工作中出現“男女有別”的情形。今年高招中,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多所高校均設立了“男低女高”的分數線,引發巨大的社會爭議。
余章寶說,大學生尤其是研究生,大多處在交友、適婚年齡,高學歷中男生越來越少會使得用人單位越來越傾向聘用男性,使本來就業上的性別歧視“雪上加霜”。此外,女生比以前更不容易找到適合的伴侶。
據石紅梅分析,女性的生育影響和“家庭-職場”傳統性別分工導致了女性在就業方面遭遇歧視,而不是因為高學歷的女性太多了。此外,大學應當給予女生正確的婚戀觀。
“上大學絕不只是為了提升氣質,然后嫁個好人家。女性應尊重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做到真正的獨立、自主,共同打造性別平等的社會環境,實現女性自由全面的發展。”石紅梅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