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新興力量快速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方向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這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是個有利因素。近年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一批接一批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引擎新動力。同時,世界多極化促進了國際關系民主化。新興力量更加廣泛深入地參與國際政治和安全事務,在熱點問題解決進程中發揮著更大作用。這有利于國際秩序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第三,中國自身實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我國和平發展的最大機遇來自我們自身實力和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同本世紀第一個10年相比,我國經濟總量從本世紀初的世界第六位躍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經濟比重從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我國參與國際競爭、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塑造外部環境的能力顯著提高,運籌對外關系的資源和手段更加豐富,各方對我國的借重與合作不斷增多。當然,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我國和平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一是國際上的冷戰思維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既取決于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得到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支持。國際上總有一些人抱著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觀念不放,把中國發展壯大視為對自身的威脅,總是懷疑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誠意和決心,想方設法對中國和平發展加以牽制和干擾。我們應當用堅持和平發展的切實行動打破冷戰思維的窠臼,爭取國際社會對我國和平發展越來越多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還有嚴峻的一面。黨的十八大報告對世界經濟形勢作出了冷靜客觀的評估,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增長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全球發展不平衡加劇。未來幾年,在美歐日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我們擴大外需的難度將進一步增大,同發達國家的經貿摩擦以及同發展中國家的同質競爭趨于上升。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做好應對準備,努力趨利避害,維護我國持續健康發展的勢頭。
三是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局部動蕩和熱點問題復雜難解。未來一個時期,國際安全挑戰將更加復雜多元,從經濟危機到社會動蕩、從熱點沖突到恐怖活動、從全球性挑戰到自然災害,亂象紛呈并相互交織。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有所上升,局部動蕩頻繁發生,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網絡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這再次提醒我們,為我國和平發展營造有利外部環境依然任重道遠。
總的看,“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八大的要求,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變化,堅持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三、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堅持和平發展。“要堅持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這指明了新形勢下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走向。
(一)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一以貫之的基本原則。我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決不會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我們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張正義。我們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問題,反對動輒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顛覆別國合法政權,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中國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干涉別國內政,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將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堅定力量。
(二)堅持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互利共贏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鮮明特征。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將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通過深化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我們致力于縮小南北差距,支持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我們將加強同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通過協商妥善解決經貿摩擦。我們堅持權利和義務相平衡,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事實證明,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中國的發展必將為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三)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國際社會公認的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新形勢下,我們將繼續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我們將改善和發展同發達國家關系,拓寬合作領域,妥善處理分歧,推動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系。我們將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鞏固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我們將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我們將扎實推進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維護我國海外合法權益。我們將開展同各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友好往來,加強人大、政協、地方、民間團體的對外交流,夯實國家關系發展社會基礎。
(四)堅持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我們致力于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我們主張,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發展道路多樣化,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中國將堅持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和諧世界體現了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將為中國和平發展和世界未來開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渴望發展。我們堅信,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必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本文選自人民出版社已出版的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