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將這16塊獎牌賣掉,換點錢開個小餐館維持生活。”近日,曾是國家級體育健將的郭萍抵京,對畸形的雙腳開始治療,并被迫出售獎牌。
據了解,她的腳受傷后11年無法行走,生活極度窘迫,從奔跑的健將到無法行走的傷者,這種心理落差,無人能懂。
經歷
訓練不科學埋下禍根
16公里陡坡,每天數個來回,我飽受折磨
曾經的郭萍,在馬拉松項目中屬國家級健將,她奔跑在各個賽場,斬獲一項項榮譽。而如今的她,雙腳畸形,下地走路變成奢望。
本月14日,在北京麥瑞骨科醫院的病房內,16枚獎牌整齊地擺放在病床上。有一枚沉甸甸的,是郭萍1998年在日本舉行的國際馬拉松比賽中榮獲亞軍的獎牌。
從9歲開始,郭萍就走上了體育這條路,13歲進入火車頭體工隊,跟隨教練王德顯。魔鬼式的集訓就此開始:河北霧靈山,16公里長的陡坡,郭萍每天要跑幾個來回。
車輪式的訓練,讓尚在豆蔻年華的小郭萍飽受折磨,她經常腳疼,抱著自己的小腳哭泣,“但教練給我打上封閉針,第二天接著訓練”。
二十來歲的郭萍達到人生的巔峰期,她在國際馬拉松比賽中獲得亞軍,但榮耀背后埋下禍根。
2001年,郭萍腳趾開始變形,成績下滑,被迫回黑龍江老家治療。
麥瑞骨科醫院副院長王正義稱,在發育早期,過度而不科學的訓練,是導致郭萍雙腳畸形的主要原因。
困境
無錢治病狀告教練
我曾想自殺,一了百了,父母也就解脫了
2002年,郭萍幾乎已不能下床走路,她多次給王德顯打電話,索要一些治腳費用和當運動員期間的工資,“換回來的都是一頓臭罵”。郭萍說,王德顯先后匯來的醫療費,總共也就3000元。郭萍被逼到了絕路。為了她的腳傷,父母財產已被掏空。
2006年,郭萍問母親要了10元錢,謊稱出門買東西。回來時,她把偷偷買回來的安眠藥藏在了枕頭下,她對自己說,“就此一了百了,父母也就解脫了”。當晚,母親回家發現異樣,她瘋狂地翻找,把安眠藥猛砸到墻上,藥丸撒了一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