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寨人待人接物很有講究,如主人房屋大門正對面的方位(當地人稱為上八位)只允許老人或長輩端坐,其他人一律不得亂坐,且坐姿必須兩腿緊靠,目視前方。對一些事物的稱謂,馬家寨人總是流露出古代王室的遺韻,如附近十里八鄉把記錄族人繁衍歷史的史書叫家譜,馬家寨人卻叫“御賜簿”,意思是皇族人的家譜;遇到紅白喜事,馬家寨人是重來不給人抬轎的,理由就是“我們是皇室血統”……除此之外,馬家寨人還有一些特有習俗,如為了紀念陳圓圓歸隱思州天安寺出家,全寨人每年農歷大年初一吃齋飯;為了紀念吳三桂,每家每戶的神龕上必須插上一束桂枝。
馬家寨家族墓群十分獨特,獅子山下占地近千平方米的吳姓墓群完全按照男左女右和輩份高低有規律地整齊排列。據前來調研考察的有關清史專家介紹,“如此規模龐大、氣勢恢弘的家族墓群,在全國范圍內都很難找到。”且碑文字里行間還流露出與眾不同的深意,猶以陳圓圓、“二世祖”(指吳啟華)、“三世祖”(指吳仕龍、吳仕杰)和馬寶的墓最為典型。
陳圓圓墓葬于獅子山繡球凸上,墓座東朝西,泥土封堆,立有1984年出土的清雍正六年隱姓埋名碑,墓門碑面一方,碑蓋一塊,左檐柱一極。碑面高0.73米,寬0.48米。陰刻銘文是: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孝男吳啟華,媳涂氏立。孝孫男仕龍、杰,楊氏;曾孫大經、純;孝玄孫朝達、選、魁、政、璽、桂、相、儀。皇清雍正六年歲次戊申仲冬吉日。
據馬家寨吳姓第十一代秘傳人吳永鵬介紹,陳圓圓墓碑上沒有直書真名,系對外保密而隱諱。“吳門”二字,暗指陳圓籍貫蘇州,對外界公開則釋為吳家。使用“聶”字簡化字,因“陳圓圓本姓邢,六歲后跟著姨父姓陳”。“邢”有右耳旁,“陳”系左耳旁,“聶”字雙耳代表陳和邢兩姓。一字雙義,下半截“雙”字,古體為“雙”,上半截為雙“佳”字與好同,“圓”也是好或佳的意識。如“圓滿”、“團圓”、“花好月圓”等,都是美好之意,當“佳”字解。雙“佳”代替“圓圓”之名。“位席”二字,“位”,特指帝王或諸候之位;“席”,即大也,吳三桂封圓圓以正妃之意等等。據吳氏后裔世代密傳,墓碑銘11個字連貫起來就是“蘇州氏陳圓圓王妃之墓”的隱諱應用,是吳三桂王妃的暗釋。
馬家寨第11代秘傳人吳永鵬介紹陳圓圓墓
為保護陳圓圓墓,雍正年間立碑之后未進行重修。而對吳啟華墓、馬寶衣冠墓作了復修。吳啟華墓聯云:“隱姓于斯上承一代統緒,藏身在此下衍百年箕裘”;馬寶衣冠墓聯銘載:“重壘土塋人祖即已祖,復修石臺若翁如吾翁”。據吳氏相傳,陳圓圓晚年住天安寺,又名平西庵,在今大有鄉桐木寨,死后從桐木寨抬至馬家寨安葬,并留有皇傘、御字薄(家譜)、大刀、金銀等物。同時,馬家寨還有“七顆針的壽鞋”、“吳啟華藏達木洞”、“襄子家屋場”、“馬寶護送陳圓圓”等傳說故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