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寨全景
馬家寨吳氏后人表演吸引媒體記者
“背靠獅子山,醉飲龍鰲河,萬畝精品花卉、蔬菜基地盡在眼前……”4月14日,由中國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杭州電視臺等全國主流媒體20余人組成的“多彩貴州”采訪團云集岑鞏縣水尾鎮馬家寨,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下眼前每一道風景。
馬家寨坐落在貴州省級風景名勝區龍鰲河畔獅子山下,寨前沃野良田萬畝,交通便利,龍鰲河旅游路從寨前穿過。
馬家寨名為馬家,實際居住的1000余人全部姓吳,他們歷來自稱是明末清初延陵將軍吳三桂的后代,尊一代佳人陳圓圓為“陳老太婆”。
馬家寨地處苗鄉侗寨聚集地,寨中房屋建筑風格卻蘊含著濃濃的江南元素,外八字大門,天井壩用五環銅錢環環緊扣……而且全部采用古代九宮八卦陣式布局,美觀的設計中突顯防御性。如果沒有熟人帶路,真是有進無回。
據考,馬家寨人居住在獅子山下已有300多年歷史,一代佳人陳圓圓就長眠于獅子山下的繡球凸上。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11月,吳三桂聯三藩舉旗反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在湖南衡陽稱帝,同年病逝,孫子吳世璠繼位。9月,清軍南下,吳三桂兵敗,陳圓圓攜帶兒孫,在軍師馬寶的護送下,逃難來到馬家寨。吳姓后人為了感謝馬寶的恩情,同時也為了掩人耳目,于是就把居住的寨子取名馬家寨。三百多年來,馬家寨人隱姓埋名,對自己祖輩那段歷史守口如瓶。同時又為了讓后人不忘祖先,采取了口授密傳之策,每代選出1至2個傳人,將家族秘史代代相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