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環保部下屬機構中華環保聯合會依照新修訂的民訴法向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公益訴狀,要求第三豬場立即停止污染行為,并提出索賠700余萬元,以用于環境污染治理與修復。
中華環保聯合會督查訴訟部部長馬勇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這是該會依據新民訴法向普通法院提起的首起環境公益訴訟案件。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接受了訴狀及訴訟保全申請。
超標廢水直排水庫
落戶于昌樂縣五圖街道的第三豬場看似不起眼,實際上在當地卻是婦孺皆知。
第三豬場因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配套最完善、質量最好的肉鴨、生豬一條龍生產經營企業之一”濰坊樂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屬豬場而底氣十足。網上資料顯示,濰坊樂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現有總資產50億元,員工11000人,年產值70億元。
3月6日,《法制日報》記者隨馬勇等人從第三豬場排污口一路步行排查近6公里至五圖街道鞠家村的鞠家水庫,記者發現,從第三豬場排出的廢水綿延數公里,其間,至少3座養魚塘因污染已經變成臭水坑。
從鞠家水庫開始,記者與馬勇等再往下游走,發現第三豬場超標廢水最終直接排入廟子水庫。據當地人介紹,廟子水庫是濰坊市飲用水源地之一。
村民們說,第三豬場污染的不僅僅是五圖街道的幾個村莊,濰坊市的飲用水源也正遭受著污染。
違法排污長達9年
3月5日上午,記者看到,散發著強烈惡臭氣味的濃稠黑水不停地從第三豬場污水處理廠的排污口源源排出。“現在是白天,水量小了許多,到了晚上或是凌晨,水量要比這大得多。”隨同記者一起到此的五圖街道張家莊的張喜旺告訴記者,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9年。他說,豬場表面上有污水處理設施,實際上只是個擺設,根本沒有運行。豬場的廢水只是在沉淀池中沉淀一下,就原始排出。
張喜旺說,9年的時間,污水所流經地區的地下水已被徹底污染。“我們祖祖輩輩本來都是喝地下水,從去年開始,地下水也喝不成了,抽出的地下水都是豬糞味。”張喜旺告訴記者,為地下水被污染問題,他們幾個村的村民代表不知找過有關部門多少次。“市、縣環保局我們也都去過,還向環保部門提出過信息公開申請,但是啥也沒解決。去年下半年,村民們實在氣不過,就把豬場污水處理廠的外墻給拆了。”張喜旺說,事情鬧成這樣,也不見環保部門來督促豬場整改。
在第三豬場污水處理廠的排污口,被村民們憤然拆除的一部分墻磚至今仍散落在地上,重新修補的污水處理廠的外墻明顯與其他墻體不同。
中華環保聯合會調查人員宋杰斌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去年12月,他們曾到此進行調研,時間過去了3個月,豬場沒有進行任何整改。
據中華環保聯合會志愿律師杜祖樂介紹,就第三豬場的污染問題,2012年11月11日,受中華環保聯合會委托,他曾給濰坊樂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該公司董事長孔凡圣發過律師函,在律師函中,杜祖樂明確告知第三豬場存在非法排污問題,并向第三豬場提出“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將排放的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設置專門污水排放管道并連接到城市污水管網,防止進一步損害發生;立即補償因貴司養殖場排污造成地下水污染給當地居民帶來的飲水和生活用水損失”等三項整改要求。
2012年11月22日,濰坊樂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回函給杜祖樂,稱第三豬場有環評報告,其生產是經過了環保部門的同意。對于律師函中提出的污染地下水等問題,濰坊樂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全部予以否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