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立交橋下栽種法桐的方案是經過設計、經過專家討論的,被認為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對法桐的生長和成長無礙。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開春種樹綠化環境本是一件讓市民拍手稱快的好事,然而記者在鄭州京廣快速路立交橋下發現,這里剛剛種植的十幾顆梧桐樹的樹梢離橋底和橋墩都很近,只有不到一兩米的距離,市民們質疑,橋下種樹,跟屋里種樹有啥區別?見不到陽光,能活不?即使能活,又能長多高?頂住橋咋辦?鄭州市園林局為此回應說,這是一種增綠的新探索,是一種大膽的嘗試。
縱橫點評:大膽嘗試并非不可,但嘗試的目的又是什么?為了綠化?但可以綠化的又何止是法國梧桐;為了遮陰?立交橋下本就陰涼,又何須多此一舉;為了科學實驗?實驗的地點千千萬,為何選在立交橋下?市民擔心的不僅是如此種樹能不能活,更擔心的是公共財政的錢能不能這么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