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政府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又一重大舉措——發展改革委和專家解讀《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
8月11日 成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提出了近期三年發展目標。新一屆政府為什么要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它對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具有哪些意義?記者11日就此采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部門有關人士。
擴內需 穩增長
《意見》明確了今后3年的發展目標,包括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15%以上。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通過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有效拉動消費需求;通過增強工程技術能力,拉動節能環保社會投資增長。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負責人說,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作為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對于拉動投資增長和消費需求,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這位負責人說,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緩解我國資源環境瓶頸約束的客觀需要,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拉動投資消費、擴大有效內需的重要途徑。
他說,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拉動消費、擴大有效內需的重要途徑。我國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環保欠賬多,生態保護任務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巨大。節能環保產業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通過擴大節能環保產品消費,加快實施節能環保重點工程,可有效促進消費和投資增長,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說:節能環保產業在我國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高。目前,市場對節能、環保產品和資源循環利用的需求比較大,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可以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發展,起到穩增長的作用。
調結構 促改革
《意見》指出,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對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調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對此,李佐軍認為,就短期而言,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具有穩增長的效果;長期而言,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也是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結構調整和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有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的確是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重大舉措。”
他說,在結構調整中需要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產品,這就需要培育接續產業,從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穩增長、調結構的目的。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表示贊同。他說,節能環保產業屬于生產性服務行業,主要為生產型企業提供服務。加快其發展,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節約能源資源,促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