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人濟山莊“最牛違建”啟動拆除的第五天,在26層通往樓頂的樓道中,堆起了大量假山材料。
“最牛違建”的主人張必清稱,目前正拆除假山。
假山材料堆滿樓道
昨日下午,“最牛違建”所在小區(qū)的出入口,供居民進出的“安全通道”已搭成。通道約3米高,兩側還有約一人高的綠色防護網,其間可容兩人行走。通道上部有兩層木板封頂,上面鋪有彩條布。
在通向“最牛違建”的26樓樓道里,堆著大量灰色的制作假山的材料,為編織網涂抹樹脂后凝固而成,狀似假山,可用手撕破,大小不一,直徑最大近2米。樓道也因堆積物過多,而顯得擁堵。
記者通過望遠鏡發(fā)現,“最牛違建”從下往上被環(huán)繞了3層綠色防護網,原有的半圓形陽光房和葡萄架已經拆除,露出兩個“黑洞”,假山上的部分植被也不見了蹤影。
植被盆景開始搬遷
昨日,張必清在電話中稱,目前正在拆除假山,他自己目前仍處于生病中,“嗓子發(fā)炎,剛輸完液”。
張必清稱,因假山為樹脂材質,彈性很大,“錘子砸下去就會被彈起來”,所以假山的拆除過程難度很大。目前,城管部門和住建委每天都輪番給他打好幾個電話,督促他將盡快拆除樓頂全部違建,恢復頂層原貌。
據了解,8月15日,業(yè)委會在該樓一層大廳內張貼了致業(yè)主信,希望拆除一切違章建筑后,還原該建筑原貌,并恢復原建筑物通道、防水、下水、保溫等各項功能。
有小區(qū)居民擔心,違建拆除后會遺留樓體漏水、不保溫等問題。
“我能做的只是盡快。”張必清稱,目前已拆除了葡萄架和陽光房,只剩下假山及盆景。“盆景已開始搬遷,假山的拆除工作正加班加點,加快進程。假山拆除后,將進行樓層原貌恢復工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