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貨物進出口許可證現在可以直接在窗口辦理,時間比以前大大節省。 ”日前,在安徽省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前,合肥市一家民營企業負責人陳然高興地說。
“現在行政窗口不僅是100%的受理,同時全廳85%的辦件量也集中在窗口即時辦結。 ”安徽省商務廳駐省政務服務中心窗口首席代表王首強介紹,針對不少企業反映服務窗口 “只受理不辦理、效率不高”的問題,省商務廳自今年2月對審批流程進一步優化,防止行政審批項目由大廳轉到“后方”。
安徽省今年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意見。如今時間過去了半年多,政策落實情況如何?省統計局目前向安徽民營企業家和個體工商戶發放了5000份問卷,進行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相關政策的知曉率在受訪者中達到了八成,近九成的受訪者認為面對民營企業的“亂攤派、亂檢查、亂處罰”現象較過去有“明顯改善”或“有所改善”,民營企業對省直部門服務滿意度也有了較大提升,評價為“很滿意和滿意”的認同度平均近75%。
結果總體讓人欣喜,但不盡如人意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依然存在。調查同時顯示,與民營企業家的期盼相比,政策解讀和執行兌現方面存在著不到位現象,不少企業雖然知曉相關文件,卻并不能很好理解和使用,記者為此專門走訪了部分民營企業。
“好政策最怕不落地。”省內一位從事裝備制造業多年的民營企業家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政策熟知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即在此,近年來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是不少,有些沒能全部落實到位,存在層層遞減、“跑冒滴漏”現象,所以不少人對政策兌現感到信心不足,甚至覺得知道不知道無所謂。
“目前,發展民營經濟政策落實依然存在著‘兩頭熱、中間冷’現象。 ”這位企業家表示,當前黨委、政府對加快發展民營經濟高度重視,民營企業對改善發展環境的愿望十分迫切,但是少數涉企部門在如何落實政策上存在著滯后,形成了“中間冷”的現象。少數人員官本位意識濃厚,缺乏主動服務意識,坐等民營企業上門爭取扶持政策,有的甚至將扶持政策視作籌碼,小動作、潛規則屢禁不止。
“從辦采礦證到開采需要蓋100多個公章,前后花費時間算起來超過5年,這樣的成本實在太高。”記者在采訪池州一家民營礦產企業負責人時,他講述了這一現象。
無獨有偶,淮北市的一位企業家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當地一般工業企業從立項到動工,要經過20多個部門70多項審核,至少需要半年時間。他表示,“少數部門的有關工作人員不是想方設法利用政策為企業辦成事,而是想方設法從政策中找不能辦的理由,在規范和優化審批流程中避重就輕,傳統運行方式仍在延續。 ”
“目前涉企收費項目大約有300多項,例如防雷技術服務收費中的避雷設施檢測費項目就有多項,且收費標準較高,增加了企業負擔。 ”淮北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營業主告訴記者,一些壟斷經營的中介機構,憑借和相關職能部門的特殊關系,指定購買服務和設備并高額收費,“企業對此大多敢怒不敢言,就算心里不情愿,也只能花錢買平安。 ”
“個別執行人員的素質不高,也讓好好的政策在基層被打了折扣。 ”省城一所知名民辦學校的負責人在采訪中表示,有些事情明明是企業辦事人員按正常程序來了就能辦,非要叫企業負責人親自來,企業負責人事多來不了,就拖著不辦。同時,個別基層執法人員執法隨意性大,自由裁量權過大,相關部門在執法中存在一定程度不到位、不公平現象,讓遵章守法經營的企業感到吃虧。
“政府服務效能要再提高”、“稅費負擔再減輕一些”、“政策措施更加細化和完善”。對于未來發展,不少民營企業也說出了自己心中的希望。(本報記者 聶揚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