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養老改革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記者20日了解到,盡管改革方向明確,但養老“并軌”、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等具體問題仍處在研討階段,目前還談不到出臺政策。
有權威人士透露,這一頂層設計有望年內完成并上報給決策層。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指出,即便如此,距離政策出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據了解,這項由人社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負責制訂的養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涉及養老“并軌”、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退休年齡調整等多項重大問題,是一項一攬子工程。鄭秉文指出,如此重大的問題顯然不是一個或幾個部門就能決定的事情。設計方案完成后,會上報給決策層,可能還會修改,而且還會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如果有法律上的變動,很可能還要涉及全國人大,最終才能形成政策法規,然后分步實施。
其實,在養老改革的一些重大問題上,“共識”一向很明確。以養老“并軌”為例,早在2012年兩會期間,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就明確表示,隨著社保標準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斷推進,“雙軌制”終將合并統一。《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也提出“在試點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由此可見,“并軌”等問題不但方向明確,而且勢在必行。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指出,從這個角度來看,各部委和專家對此的確是有“共識”的,養老改革頂層設計將會涉及此方面的內容的確沒有“懸念”,但具體路徑仍然處于研討階段。
一位專家說,關于養老改革頂層設計的“閉門”研討會經常召開,這是因為此項改革不但涉及很多人的切身利益,還涉及機構分類、人事制度、工資分配、財政保障等多方面的配套措施,需要聽取多方意見,反復醞釀,最終形成一個方案。
觀點>
關于繳費年限
每多繳1年養老金多發5%
全國人大代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孫潔強調,延長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方式也不應一刀切,而要逐步延長,更不應設置過高的門檻。她建議每三年延長1年期的繳費年限。
孫潔表示,現有政策的細節也必須調整。原來我國規定,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超15年后,每多一年,可在原有應得養老金的基礎上,多計發1%。換言之,“如果你的養老繳費年限達到25年,那你的月養老金相關標準就比原來增加10%。”
孫潔認為,原有標準太低了,如果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必須提高原標準。考慮到物價增長和目前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超過3%等因素,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超15年后,每多一年,至少應在原有應得養老金的基礎上多計發5%。否則就是負增長,大家還不如拿這些錢去買收益更高的保本理財產品了。
延長年限好過延時退休
人社部社保研究所一位負責人表示,他們同時支持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以及延遲退休年齡,但必須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推出。
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很多人二十幾歲就參加工作,相當一部分人的工作年限不止15年,很多人的工齡都可達到二三十年,實際繳費年限會遠遠超出15年。相對而言,增加繳費年限對個人的影響相對較小。但一旦延長退休年齡,則是實打實地要多工作幾年。相對而言,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變革更容易做到。
據《京華時報》
原標題:關于雙軌制
關于雙軌制
企退職工退休金應年漲20%
孫潔介紹,2009年我國曾提出在6省市試點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逐漸并軌至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中。但由于相關人員退休待遇水平會大幅下降而受到重重阻撓,配套政策始終未出臺,并軌也未實際啟動。
目前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的養老金替代率(養老金占退休前工資的比例)相差懸殊,即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可拿到在職工資的80%至90%,而企業職工退休后只能領到在職工資的40%至60%。近十年來,我國連續每年都提高企業職工退休金水平約10%,使得二者的差距有所縮小。孫潔提出,今后我國應以普通企業退休職工為提高退休金水平的重點,提高幅度可考慮向20%這一幅度靠攏。
機關事業單位可設職業年金
孫潔表示,考慮到二者養老金替代率確實相差懸殊,可為機關事業單位全面建立類似企業職工補充養老保險———企業年金的制度,即增設職業年金,解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后可能出現的標準降低問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