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國別人權審查工作組25日順利通過了中國接受第二輪審查的報告,報告客觀記錄工作組對中國審查情況,絕大部分內容積極評價了中國人權成就。
每個國家國別人權審查由3個來自不同地區的人權理事會成員(即“三國小組”)擔任報告員,并在其協助下開展,此次審查中國人權狀況的“三國小組”成員是塞拉利昂、阿聯酋和波蘭。當天下午,塞拉利昂常駐日內瓦代表伊薇特·史蒂文斯介紹中國接受國別人權審查的報告。在協商一致情況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波蘭常駐日內瓦代表雷米吉烏斯·亨切爾敲響手中木槌,宣布通過中國接受第二輪國別人權審查報告。
中國代表團副團長、中國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及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臨時代辦吳海濤在發言中表示,報告中所載建議絕大部分是善意和建設性的,中方將予以認真研究,結合國情積極考慮,并在明年3月人權理事會第25屆會議前反饋立場。
吳海濤說,世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權發展模式。經過60多年的艱苦探索和實踐,中國政府和人民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發展道路。13億多中國人民各項權利得到實實在在的保障,中國人權狀況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強調,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國情,當前中國舉國上下都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中國夢也是人權夢,我們將繼續沿著這條道路不斷探索促進和保護人權的新途徑和措施,同時愿與世界各國加強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吳海濤最后說,他相信,在中國接受下一輪審查的時候,中國的民眾生活水平、民主建設水平、依法治國水平、文化發展水平、社會保障水平、環境保護水平、對外人權交流與合作水平都會再上一個新臺階。
數十位各國代表走到發言席上與中國代表團成員握手,祝賀中國通過此輪國別人權審查。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國別人權審查工作組第17屆會議于10月21日至11月1日在日內瓦舉行,審議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中國等15國人權狀況。國別人權審查(又稱“普遍定期審議”)機制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007年6月完成建章立制工作時確定的重要內容,旨在定期審查所有國家履行人權義務和承諾的情況。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每隔4年半都要接受一次人權狀況的全面審議。中國于2009年接受了首輪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國別人權審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