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上午,黑龍江省委召開常委會,傳達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視察該省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安排部署貫徹落實意見和措施。省委書記王憲魁主持會議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傳達總理講話精神。王憲魁強調,深入學習貫徹李克強總理視察龍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指導龍江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項工作具有重大意義。我們一定要以李克強總理重要講話精神為強大動力,全力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性工作,又加快推進災后重建和災民越冬安置等當前工作;既做好打基礎、利長遠工作,又認真做好農業恢復生產等重點工作;既科學謀劃水利長遠發展,又切實加強水毀工程修復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把總理提出的具體要求落到實處。要進一步理清思路、明確要求、強化措施,大力實施“四大規劃”,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加快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推動龍江改革發展邁上新臺階。
黃建盛、韓學鍵、林鐸、楊東奇、郝會龍、趙敏出席會議。蓋如垠、孫堯、于莎燕、孫永波、張建星、孫東生、趙克非列席會議。
4日至6日,李克強總理專程到該省同江、撫遠、哈爾濱等地考察,親切看望和慰問受災群眾,實地查看洪災損毀和受災群眾安置情況,檢查指導秋糧收儲、深松整地和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進展等情況,4日晚還親自主持召開工作會,進一步部署做好群眾越冬、災后重建、水毀工程修復和今冬明春農業生產等工作,省委省政府就救災安置和災后重建、糧食生產和收儲、“三大規劃”推進落實等事關龍江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作了匯報,李克強總理作了重要講話,對黑龍江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王憲魁強調,李克強總理這次到龍江視察,對如何做好恢復重建、水利工程建設、發展現代農業等工作,在資金、政策上給予該省很大支持,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龍江發展的高度重視。李克強總理始終牽掛著災區群眾的安危冷暖,對如何過冬安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凝結著黨中央、國務院對龍江人民的深切關懷。李克強總理對今后龍江發展提出明確要求,要求該省在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上闖出路子、作出示范,飽含著黨中央、國務院對龍江工作的殷切希望。這是對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為我們扎實做好各項工作注入了信心、增添了力量。
王憲魁強調,李克強總理的重要講話飽含深情、言真意切、務實親民,不僅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而且幫助我們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和重大問題,對該省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我們一定要對照講話中提出的具體要求,抓好各項工作落實。一是加快推進災后重建和災民越冬安置。我們在受災群眾過冬安置問題上決不能掉以輕心,必須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認真細致組織開展損毀住房排查,重點看群眾房屋安不安全、保暖程度夠不夠,解決好房屋嚴寒凍裂和來年春脹帶來的各種問題,逐戶逐人落實好災民取暖補助政策,該給都要給,做到一視同仁、一人不落,絕不能讓一個群眾受凍,使大家住得保暖、住得保險,特別要關注特困戶、低保戶、五保戶和重災戶,讓他們有地方住,有足夠的取暖燃料和棉衣、棉被等越冬物資,切實過一個“暖冬”。對整村搬遷的,要及早搞好規劃選址和建筑設計,認真聽取受災群眾意見,為明年異地建設新家園做好準備,讓他們心里踏實有底。要把災后重建和災民越冬安置是否做細、做深、做到位作為督查工作重點,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二是認真做好農業恢復生產工作。抓緊做好排澇規劃,廣大基層干部要深入一線,組織老百姓變貓冬為忙冬,落實好排澇燃油、機械設備以及技術措施,確保明年開春一化凍,就迅速組織,及時把積水排出去,保證農民種上地種好地,保證糧食種植面積,保證群眾自身生活。三是切實加強水毀工程修復和水利工程建設。抓緊把水毀工程排查清楚,對堤防、水庫、灌溉和排澇設施等工程水毀情況,以及國省干道公路和農村公路水毀情況,切實做到底數清、賬目明。要把整個水利工程建設同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結合起來,同黑龍江建設大糧倉結合起來,制定好三江平原干流治理方案,積極探索新路,爭取政策支持。四是全力抓好國家政策資金的爭取落實。有關領導和有關廳局要迅速行動起來,投入足夠工作精力,積極主動對接,對已經定下來的事項,搶前抓早與國家有關部委搞好對接;對有意向并要求相關部委研究解決的事項,力爭把原則性意見變為具體項目和資金支持;對要求該省先行先試的問題,通過探索實踐爭取國家更大支持。
王憲魁強調,李克強總理的重要講話,既是對我們當前工作的具體要求,也是引領未來發展的行動指南。要大力實施“四大規劃”,進一步做細規劃、完善措施,把優惠政策變成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要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因地制宜、積極探索,以改革破桎梏,以改革激發市場活力,以改革促進經濟轉型。要著力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圍繞發展“十大重點產業”,堅持投資拉動和創新驅動并舉,堅持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共進,不斷提高龍江經濟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最基本民生,擴大普惠性民生,發展高水平民生,使發展成果更加廣泛地惠及百姓。(記者 賈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