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普查、盤點經濟、關注民生、服務發展”——北京左安門某小區里最近新掛起了這樣的宣傳條幅。記者12月4日從國家統計局獲悉,第三次全國普查已經展開,從明年1月1日起,普查工作將進入現場登記階段。國家統計局要求,普查數據必須實打實、硬碰硬,決不能帶水分。
采用電子化手段采集數據
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13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為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普查對象包括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
據悉,此次普查全面采用電子化手段進行數據采集。
從2014年1月1日起,普查工作將進入現場登記階段。屆時,普查人員將佩戴統一的普查員證,使用手持電子采集設備(PDA),對所有普查對象進行入戶登記、單位空間定位和基本信息核實,并拍攝相關證件照。
“對于采取PDA方式普查的單位,必須由普查員到普查單位現場,對普查表中的各個項目逐一采集數據,并通過無線網絡或統計內網及時報送數據。”馬建堂此前在參加經濟普查調研時稱,將嚴肅查處各種普查違法違紀行為,確保普查源頭數據真實準確。
普查數據必須實打實
國家統計局稱,基層普查機構要充分借助街道辦和居委會、村委會等社區力量的配合。
“改革涉及方方面面,許多改革措施落實需要更加真實準確的國情國力數據作支撐。”馬建堂也表示,需要摸清家底,明確底數,為各項政策提供基礎。
國家統計局表示,普查最根本、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普查數據必須實打實、硬碰硬,決不能帶水分。
此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要求客觀真實地摸清經濟家底;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也表示,普查數據要實打實、硬碰硬,決不能有水分,要“嚴肅查處普查弄虛作假的案件,嚴肅處理有關責任人,情節嚴重的要予以曝光,以示警示。”
據悉,我國曾于2004年和2008年進行過兩次全國經濟普查。 (記者李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