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媒體報道了一則消息稱,一對新婚夫婦因為老公每天給在外地的媽媽打電話而引起了老婆的不滿,甚至吃醋想離婚。
據報道,兩人都是外地人,老公是獨生子,新婚時,男方的母親定了個家規要每天打電話回去,不能娶了媳婦忘了娘。老公信守諾言,每天吃完晚飯后都打電話回老家。可后來老公的電話越打越長,婆婆的關心事無巨細,包括中午吃了什么,和誰吃的等等。哪天老公應酬晚了,忘打電話了,婆婆就大發雷霆,老公就不停說好話哄她。女方吃醋到甚至想要離婚,而男方也認為吃醋吃到婆婆頭上很不可理喻,兩人鬧起了別扭。
老公跟媽媽打電話引起老婆吃醋,這事兒很多南京市民也有自己的看法。記者昨天就此條新聞詢問了不少剛結婚的夫婦,對于公公婆婆在外地的話保持何種聯系頻率,大部分市民都認為這種天天打電話,還一聊就是一兩個小時確實太過了。
一位老家淮安、在寧工作的夫妻說,自己基本一周給家里打次電話,而且每次也就基本20分鐘以內,一兩個小時根本不可能。一位剛結婚不久的男士也表示,自己跟爸媽雖然很親,老家還在東北,但是現在通電話的頻率也就是一周一次左右,有時候忙了自己就忘了,爸媽還會打過來關心自己,每天打電話的話自己都會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那么婆婆們是怎么看待這件事呢?一位家在昆山兒子在南京工作的女士就說:“我也想天天跟兒子聊聊,但是兒子工作也忙,不可能天天打電話,電話打多了也影響人家小夫妻的正常生活啊。”另一位婆婆則說:“自己的兒子是獨生子,自從結婚之后就很少主動跟他們打電話了,經常是自己想兒子了隔三差五就打一個電話過去,兒子倒也不會嫌煩,如果是每天的話那肯定就會嫌煩了。”
來自南京市12355心理咨詢熱線的心理學專家文清女士表示,像這樣的婆婆每天給兒子打電話聊天對于小家庭有著極大的影響。像這件事中的媽媽和兒子,雙方都有問題,都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打電話太頻繁,文清認為這樣的事情在獨生子女家庭中比較容易出現。媽媽從小就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心,直到孩子長大成家,這種關心也不會改變,而孩子則依然會依賴著媽媽,不能完全負擔起家庭的責任,將未婚的模式帶入了婚姻中,所以,婚姻就會產生問題。而媽媽在子女結婚后必須適當的放手,給他們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活環境,學會平衡家庭的關系,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對自己怎么樣。(金陵晚報記者 徐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