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國農民收入實現連續十年較快增長的“十連快”佳績,預計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加1000元左右,農民工資性收入占比將首次超過家庭經營收入,農民收入結構發生重要變化。
記者25日從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除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增加家庭經營收入外,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對農民工資性收入貢獻巨大。全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利潤超1.2萬億元、增長16%,休閑農業年接待近9億人次、增加10%,鄉鎮企業新增就業人數超過200萬人。
農業部確定,2014年要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使農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對此,各級農業部門將廣辟農民增收渠道,挖掘農民增收潛力,增值、增效、增渠道。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將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支持優質安全農產品生產,開展農產品品牌創建,加強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實施一村一品強村富民工程,啟動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評定,促進優勢農產品出口,強化農產品產銷銜接,增加農業經營收益。
同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擴大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規模,扶持農戶和合作社開展農產品儲藏、保鮮、烘干等,推進主食加工業提升行動,落實開發性金融重點支持項目,啟動實施產地加工技術集成基地建設規劃,開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示范點創建,培育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
此外,積極推進農村二三產業轉型升級和農民創業,探索建立農民創業融資新機制,完善農民創業服務體系,促進農村二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繼續支持農民外出務工;創造條件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記者林暉、董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