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堅持差別競爭、特色取勝、錯位引進、重點突破,突出抓好培養、引進、使用三個環節,緊緊抓住“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這個抓手,抓好人才評價這個關鍵,抓緊引進急需的特殊人才,積極培養本土人才,使用好現有人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三是堅持自主創新、合作創新,加強成果轉化,力求重點突破,引領跨越,力爭在做大做強企業創新主體、創新平臺建設、產業技術創造、創新成果轉化、高新產業發展等五個方面實現新突破,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增強科技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能力,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使經濟發展走上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的軌道。
扭住關鍵環節落實建設“中國人才創業首選地”的重點任務。這次全會提出了實施“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大力培養引進重點崗位管理人才、加大科技創新和職業技能人才教育培養力度、加強基層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積極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戰略聯盟建設、孵化培育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和重大創新項目、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體制機制改革等八項重點任務及工作措施。這些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條條有干貨,處處體現解放思想、求真務實、以人為本,目標鼓舞人心,政策成龍配套,措施十分給力。各地各部門要始終瞄準建設“中國人才創業首選地”的目標任務,像抓項目一樣抓人才工作,像抓園區建設一樣抓人才特區建設。
一是抓好人才的引進。要大力實施“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從2013年起,省財政每年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力爭用3年時間,引進100個領軍人才、1000名創新創業人才、10000名專業技術人才。在具體實施中,要堅持人才與項目相結合、人才與資本相結合、引進與使用相結合,積極為各類人才干事創業和實現價值提供機會和條件,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處理好全職引進和柔性引進的關系,鼓勵采取“季節性”、“假日型”、“候鳥型”、“契約型” 等靈活形式,吸引省外、境外、海外人才和智力。要注意增量和存量的關系,在引進外來人才的同時,要珍惜現有人才,最大限度發揮現有人才作用,不能“招來女婿氣走兒子”。注重高端與實用相結合,在下大力氣引進高端人才的同時,更要注重實用人才的引進。
二是加大人才教育培養力度。正確處理培養本地干部和引進外地人才的關系。加大本地干部培訓力度,每年選拔50名優秀年輕干部到歐美及新加坡等發達國家進行重點培訓。切實抓好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加快建設一批我省重點產業發展急需的學科專業,抓緊培養大批省內人才。
三是打造“筑巢引鳳”的聚才平臺。當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關鍵是要創造人才的就業需求和事業平臺。這次全會提出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產業園區、企業技術創新平臺、重點實驗室等建設,以實施“5個100工程”、“四個一體化”、“五張名片”等工程為載體,為人才創業、科技創新提供平臺。加快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以產業大發展吸引人才大聚集,用項目引進人才,以人才發展項目,使引進人才、人才創業、科技創新與建設效益結合起來。
四是孵化培育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充分發揮企業主體地位,采取“一企一策”等方式,引導其主動聯合創新,遴選培育一批引導我省重點產業發展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和產學研合作聯盟,建成一批百億元、千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對科研事業單位,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實現與行政事業單位脫鉤,使其積極參與市場競爭。采取鼓勵企業和高校建立研發團隊、研發中心、實驗室等方式,加快構建布局合理、裝備先進、開放流動、共建共享的創新平臺網絡,提升技術帶動能力,使人才有用武之地。
著力營造建設“中國人才創業首選地”的良好環境。環境是我省發展的生命線。沒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優秀人才招不進來,好的企業引不進來,創新要素聚不起來,轉型發展就實現不了。要營造人才追夢、創新、創業、宜居的環境,離不開健全的服務體系和有力的政策支持。這次全會提出了健全、落實激勵人才發展和科技創新政策,強力推進人才、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科技金融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等五項支持政策及措施。這些政策配套性非常強,環環相扣,完全符合人才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客觀規律,對我省營造建設“中國人才創業首選地”的良好環境,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這次全會提出采取免費提供廠房、科技專項資金支持、減免行政規費等措施,新培育1萬戶民營科技企業;高校畢業生領辦創業項目并帶動就業,連續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一次性給予5000元創業補貼;在國有企業中落實好股權、期權激勵措施等激勵人才發展、科技創新政策。
二是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這次全會提出要強力推進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省和貴陽市人才市場改造升級,推進各市(州)人才服務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建設,2015年前,省和9個市(州)要建立人才“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扎實推進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改造提升和建設一批技術交易平臺,構建社會化、網絡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推進科技金融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鼓勵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通過信貸、票據、擔保、理財等方式,對科技創新型企業開展特別服務;擴大省級財政科技風險投資規模,帶動社會資本投入50億元,壯大創業投資機構、擔保機構、再擔保機構和科技小額貸款機構規模,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
三是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這次全會提出要深化高校、科研院所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落實和擴大科研機構的法人自主權、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以及決策、用人和經濟自主權;完善科技評價和人才認定機制,注重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的質量和實績貢獻,基礎研究以同行評價為主,著重評價成果的科學價值;深化職稱評定改革,對于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形成顯著效益的科技人員,可以破格晉升技術職稱等制度。各地各部門在落實文件過程中,可采取上不封頂的辦法,提出力度更大的措施,積極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