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好、共產黨親,共產黨和人民心連心;共產黨好、共產黨親,共產黨是咱們的帶路人;領咱走上富裕路,幫咱扎下幸福根……。”“感謝共產黨的好政策,感謝政府,給我們村派來了一個‘指揮官’呀!”烏瓦村支部書記余志勇這樣地唱著、感嘆著……!
與村民心連心
“我們村現在來了這位‘指揮官’,我們心理也踏實多了!”余書記對大家這樣說。是因為黨和政府所派的這些駐村干部代表的是黨和政府沉下基層知民情,真蹲實駐接地氣,猶如星星之火,開始燎原,他們結合實際,各盡所能,各顯所長,創新方式,多樣惠民,加快同步小康建設步伐。
駐村干部楊茂鑫進駐烏瓦村后,深入村寨走訪群眾,摸底調查當地生產生活狀況、弄清烏瓦村目前急需解決的難點問題、摸清村情和民俗、掌握村情民意,了觖情況后,楊茂鑫第一件事就是急需在村委專門成立了干群連心室,每天開門接待群眾前來咨詢,這樣每天集所有村里智囊后,楊茂鑫收集、梳理后,與村黨支部、村委及群眾一起協商制定符合本村的發展規劃。
目前,走訪群眾210余人次,幫助謀思路出點子7條,解決困難問題12個,計劃協調項目7個,計劃協調解決資金85.5萬元,辦實事好事16件,化解矛盾糾紛1起,在村委專門成立了干群連心室1個。
做村民的傳播者
“‘中國夢’是全國人民共同的中國夢,是屬于廣大群眾的‘中國夢’”。“在做任何事情時我們要時刻記住把群眾放在首位就是要換位思考,只有站在群眾的立場才能知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予群眾所需”這是駐村干部楊茂鑫每次在和村“兩委”開會時常說的話。
駐村工作以來,楊茂鑫配合村支部認真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走村串戶,宣傳好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發放宣傳資料,為群眾講解黨的政策方針,同時,通過會議宣講、廣播宣傳、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宣傳農村消防安全和生產安全的宣傳教育,向群眾廣泛宣傳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國家的各項支農、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宣傳“婦女小額貸款”、計劃生育等政策,切實增強廣大黨員群眾同步建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截至目前,召開座談會6次,培訓黨員群眾120余人次,發放各種宣傳資料800余份,宣傳橫幅8條,舉行地質災害演練3次,立地質災害逃生標牌9塊,此外,還協助完成消防安全小黑板的裝訂,農低保的評議和危房改造的摸底調查等。
助村民走上富裕路
面對茫茫的高山,如何做好烏瓦村的駐村幫扶工作,如何引領郎德鎮烏瓦村同步小康,這是擺在駐村干部楊茂鑫面前的艱巨任務。就是因為這樣的艱巨任務變成了楊茂鑫的發展動力,楊茂鑫深入烏瓦村稻田、土地、山林調研,積極探索適合發展該村經濟的新路子,原生態特色養殖、特色種植從效益上和政策扶持上都符合烏瓦村的發展。
在駐村干部楊茂鑫的帶領下,余志勇等黨員群眾帶頭自籌資金、聯系幫扶魚苗,利用自家水稻田共20余畝進行稻田養魚,共放魚苗8000條,受益戶達到10余戶,此外,楊茂鑫還常利用空余時間召集村民培訓稻田養魚技術和農業適用技術培訓,到目前已經培訓了150人次,經過培訓和細心的培育,如今田魚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成活率達到98%。預計到秋收季節,條魚估計0.8斤∕條左右,這將會是烏瓦村的一筆不錯的收入。同時,楊茂鑫已經聯系民族局立項申報烏瓦村稻田養魚示范項目,現已經向省、州申報,在等待審批當中。
此外,駐村干部楊茂鑫和烏瓦村民一樣,都被發展道路所引領,在同步小康發展的這條船上,楊茂鑫開始他的發展長跑運動,奔波于村、縣局、州局之間,跑項目、拉資金,在“娘家人”縣民族局牽線搭橋下,現已申報包括稻田養魚示范項目、寨內步道化完善項目、實施人飲消防工程、主步道太陽能路燈、排水溝加固建設、烏瓦村干條娜達堡坎等6個項目,涉及項目資金84.5萬元。同時,積極帶領群眾在山上發展茶葉、藥材、花椒、黑毛豬養殖等特色種養殖產業,引領群眾在建成以戶為單位同步小康村寨中走出了一條“靠山吃山”的發展之路。(潘明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