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逮捕了涉嫌非法獲取并倒賣20多萬條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周某和敬某。其中,周某非法獲取了250多萬條學生信息、55萬多條樓盤戶主信息、13萬條車主信息;2013年底,上海警方也破獲了一起信息侵犯類大案,6名涉案嫌疑人非法獲取、出售股民、銀行千萬資產名錄等個人信息10億余條。信息安全影響網民的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全國政協委員、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這次提交的就是《加快個人信息安全領域法制建設》提案,就如何改善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制度進言獻策。他認為,個人信息泄露事件頻頻發生,直接威脅到了公民經濟安全與人身安全。因此,一定要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張近東從法律基礎、責任主體、統一機制三個層面給出了建議。首先是做好“頂層設計”,制定統一的《互聯網個人信息保護法》,用以明確信息保護范圍與內容,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其次是明確責任主體,完善自律機制,從職責權限、審核監察層面嚴格要求涉事企事業單位與個人;第三是建立統一的執法機制,確保法律貫徹執行,以獨立、專業的個人信息安全保護部門推動個人信息保護長期化、日常化的實現。(特派記者 趙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