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中蘆筍收獲的季節,25日,易驚濤在自己的蘆筍地里和筍農一起忙碌著。她指著幾百余畝蘆筍笑著估計:“這是今年的第一茬蘆筍,照今年的行情,賺個上百萬不成問題。”
今年50多歲的易驚濤,是長沙高橋鎮有名的女強人。從親切和藹的美術女教師到雷厲風行的蘆筍種植專家,她身上究竟有著怎樣耐人尋味的故事?
因不滿足于安逸穩定的生活,從學校請辭后,易驚濤在長沙市一家民企上班,后經朋友介紹開始接觸蘆筍種植業。
當時,全身充滿藝術氣息的她對農事一竅不通,但聽說蘆筍盈利利潤空間大后,易驚濤冥思苦想了幾月,毅然決定內退,與親戚和一個蘆筍種植技術員,投資60萬進軍蘆筍種植。“當時在整個高橋鎮尚未有人大規模種植蘆筍,所以那是一個巨大的商機。”易驚濤說。
據了解,蘆筍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又名石刁柏。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稱,它富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菜蔬,同時在高血壓、心臟病、白血病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和藥理效應。
由于首次接觸蘆筍,易驚濤無法掌握種植技術水平及經營套路,頭一年,她不但沒回本,還虧了10萬。為此,易驚濤的生意伙伴隨即失去了信心,紛紛選擇撤資,她不得不從存款里拿出30萬還給曾經的合作伙伴。
“那天晚上,我一個人在田里站了3個小時,滿腦子都在想自己是否要放棄。”易驚濤說,在丈夫的鼓勵下,她還是堅持了下來。
為彌補技術上的不足,易驚濤獨自一人前往北京農科院,委托朋友尋找蘆筍種植專家,向其虛心請教蘆筍種植技術。經幾個月的學習,易驚濤再結合湖南水土條件,摸索出了一套適用湖南地區的種植技術。
“種植蘆筍關鍵還是要掌握它的生長習性和特點,要像呵護孩子一樣去愛它,它才能給你豐厚的回報。”第二年,易驚濤賺了幾十萬,成為村里靠種植富起來的首個村民。
看到易驚濤“突然”富起來,不少農民開始動心,他們紛紛找到易驚濤,要求其傳授蘆筍種植技術。
“先富帶后富,只有讓村民富起來,我才算得上真正成功。”在此情況下,易驚濤專門把村民請到田間地頭,耐心給他們講解種植方法,并每天到地里和村民一塊干活。
目前,高橋鎮每戶村民幾乎都種上了蘆筍,還蓋上了小樓房,生活和和睦睦。而易驚濤也創辦了自己的蘆筍開發公司,她種植的蘆筍種植面積達70余畝。春季時,每天可采收1000多斤蘆筍。
“我所使用的蘆筍種子都是從美國進口的格蘭得筍種,灌溉用的是山泉水,經檢測屬于無公害綠色蔬菜。”易驚濤自豪的說,如有想要種植蘆筍的農民可與她聯系,她將會提供種苗和技術支持。(陳凱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