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愛好者自發成立救援隊
說起當初建立水上救援隊的事兒,牛振西說“純屬偶然”。
原來,牛振西是一名游泳愛好者,常和其他的游泳愛好者一起游泳,“經常會碰到一些溺水事件,夏天溺水事件更多。有時候能把人救上來,有時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人沉下去”。面對溺水者家人尤其是母親撕心裂肺的號啕,他們非常痛心。
更讓他們痛心的是,溺水事件發生后,有些施救者因為救人措施不當,反而被拉下水成了溺水者;有的溺水者救不上來,家屬還要掏錢請人打撈尸體,又增加了經濟負擔。
幾個游泳愛好者就商量,成立一支水上義務救援隊,盡自己所能做一些社會公益事業。2005年秋天,鄭州市水上義務救援隊自發成立,主要進行水上救生和安全知識傳播。
面對誤解,他們執著前行
滿懷一腔熱血,水上救援隊成立了,但救援工作并非想象中的順利。
由于沒有正式注冊,沒有統一的服裝和標識,救援隊在救援過程中遭到了不少誤解和非議。
有時候,圍觀的群眾甚至溺水者家屬會問:“你們真的免費嗎?網上可都有‘挾尸要價’,你們不是騙人的吧?”
來回交通費都是自己掏,甚至有的隊員手腳被劃傷,冒著危險下水把人救上來,卻遭受這樣的疑問甚至是質問,隊員們也曾感到委屈、難過。
但這個團隊的人都停不下來。“人都是有感情的,停下來時,耳邊會回響家屬撕心裂肺的哭聲,眼前會回放溺水者掙扎求助的表情和眼神,這些都會觸動隊員內心最柔軟的東西,促使隊員們不斷前行。”牛振西說。
在不斷前行中,水上救援隊加入了市紅十字會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今年5月,鄭州市紅十字會正式為“鄭州市水上義務救援隊”授旗。
“再碰到有疑問的群眾,我們會大聲告訴他們:‘我們是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我們是志愿者,我們免費救人!’”救援隊有了娘家,有了旗幟,底氣更足了,責任感也更強了。
獲救者的感謝,讓隊員很溫暖
隊員們冒著危險救援,但多數時候,沒有感謝,沒有掌聲。但有獲救者上門感謝,還是給了隊員極大的心理支持和鼓舞。
牛振西至今還記得唯一一個上門來感謝的人——在鄭州東區工作的老李。老李被救后,多次到河邊打聽牛振西的消息,買了很多東西在他經常出現的地點等候,拗不過,牛振西只好收下茶葉,“這么多次救援活動以來,這是第一次收禮”。
救援行動也感動了一些身邊人。李麗常在東區玩,時常碰到隊員的現場救援,很是感動,就經常買一些盒飯、飲料之類的送給隊員們,后來也加入到救援隊伍。去年夏天,邙山有人溺水,當時電閃雷鳴,隨時有可能山體滑坡,隊伍正準備撤時,牛振西接到了李麗的電話,說她已經到了。牛振西極力勸她回去,“但她非要在岸上給我們支援,我們不離開她就不離開”。
“心里暖暖的,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和鼓舞,我們會一直前行。”牛振西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