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包治百病的神藥嗎?醫生們眾口一詞說“沒有”,可湘潭縣金石村的村民們說“有”,這種“神藥”就是牛糞羊糞。過去一個月,村里有30多名村民服用這種“神藥”。追問他們哪里來的信心,村民們說,村里兩位癌癥老人服用后都自稱病情得以緩解。(10月31日《光明日報》)
這樣的新聞讓人心酸。不是村民愚昧無知,而是當下看病貴、看不起病的現實讓他們很無奈。
當前“看病貴,看不起病”仍是群眾意見最集中、反映最強烈的民生問題之一。據資料表明,近幾年來,各級醫院人均門診和住院費用每年增長11%和12%,高于人均收入的增長幅度。
實事求是地說,目前的大病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群眾大病醫療費用負擔仍然較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甚至因貧放棄治療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盡管人們對“新農合”寄予很大期待,但它仍舊沒有跳出“互助”的固有構架。有數據顯示,新農合制度覆蓋的人口超過8億人,而新農合資金總額不過2700億元。攤到每位農民身上,不過300多元。顯然,這點錢難以擔當大病救助的重任。
解決農村看病貴,看不起病的難題,就必須實現由“互助共濟制度”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跳躍。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變化,“新農合”這種建立在“互助共濟”基礎上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越來越不適應農村社會的發展需要,必須按照“與時俱進”的規律構建新的制度,即農村社會醫療保障制度。建立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是解決農民因病返貧的根本措施,從這個角度講,農村合作醫療從“互助共濟制度”走向以 “社會統籌”為基本特點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已勢在必行。
唯有整合政府和社會資源,將醫保資金、民政救助、上級項目等資源整合好,用于困難群眾的大病救助。同時建立健全困難群眾的大病救助長效機制,對因重大疾病陷入生活貧困狀態的農村低收入家庭的參合患者,實施特殊救助。唯此,才有可能走出將牛羊糞視為治癌“神藥”的尷尬。 吳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