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在全球市場配置資源、開放競爭,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做生意如何更加規范、成熟、有效?
商務部在每個月中旬,都會舉行一場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主要是通報我國消費、投資和外貿的數據。最近,很多跑口記者都敏感地發現,我國對外投資和利用外資的規模已經相當接近了。就拿今年10月說,國外投到中國的錢是85.3億美元,而我們投向國外的錢是69.2億美元。兩相一減,你會發現,差額只有十幾個億。商務部部長助理張向晨前不久就明確預測說,“超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張向晨:我們對于今年對外投資的預測是10%左右,今年對外投資的規模將達到1200億(美元)左右,超過吸引外資金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如果今年不能實現,在不遠的將來也會實現,中國即將成為凈資本輸出國。
對外投資超過利用外資,將成為新常態。雙向投資從原來以“引進來”為主,變成如今的“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這是一個更平衡更成熟的表現。數據發現,走出國門的這些企業中,民營企業占了四成,且增幅最高。我們采訪到的一位寧波獅丹努集團有限公司的副總徐建昌就說,他們2011年就在國外建成衣基地了,這幾年發展不錯,規模更是不斷地擴大:
徐建昌:在柬埔寨1000人馬上增加到3000人,緬甸也在籌建了,也馬上要變成1000人,越南,我們又圈了200多畝土地,要辦面料基地和成衣基地。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發現,這家公司要建的工廠都在東南亞國家,徐副總就說了,這里工人工資相對便宜,而且出口歐盟還免12%的關稅,成本是大大地減少了。突然覺得這句話有點耳熟,“人力成本低”這可是以前形容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這也恰恰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涉及這類產業的投資早已從我國東南沿海轉移到了東南亞。
以前,我們把貨物運出國門,叫做商品輸出。現在是把錢投到國外,這個叫資本輸出。“凈資本輸出國”,很顯然,就是指對外投資超過吸引外資——拿出去做生意的人民幣變多了。這其實是一個經濟發展的規律,它說的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從以商品輸出為主,過渡到以資本輸出為主。這個時候,角色發生了轉變,你從投資目的地國變成了投資方。有人問了,這個轉變對國家經濟到底有什么好處呢?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回答:
張建平:中國現在的人均GDP已經接近7000美元,我們的外匯儲備也接近4萬億美元,在中國的外貿還保持盈余的狀態下,加大對外投資,有利于我們平衡國際收支,有利于中國宏觀經濟調控,化解過剩產能,在全球優化配置資源,同時還可以化解貿易摩擦,就是由于其他國家過多的商品輸出帶來反傾銷、反補貼的措施。
今年10月新修訂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實施了,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企業對外投資99%的項目呢,只需要備案了,只有1%需要核準。“備案為主,核準為輔”,這其實就是在簡化審批程序,降低企業“走出去”的門檻。
前不久龍永圖先生把我國成為對外投資凈流出國,稱為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第二個歷史節點。第一個是2001年加入WTO。投資世界,“老外”的錢,也并不好賺。比如11月剛剛發生的墨西哥單方面取消中國高鐵44億美元投標合同的例子,就正說明,國內政治壓力可能帶來的風險。事情的原委,國際廣播電臺駐墨西哥記者閆明講述:
閆明:墨西哥通信和交通部參加了參議院關于該項目的一個聽證會,來自反對黨國家行動黨的參議員對招標過程提出了質疑,稱在這樣一個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中不應該僅有一家競標者。這樣無法保證技術和價格的最優化,要求重啟招標程序。
如果說在野黨借機發難后做出妥協,還姑且算是一種無奈之舉。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在美國并購中遭遇的,就是暴力強權下的不公正待遇了:
向文波:我們這個項目從別人手里買來的,在此之前別人在這里面已經安裝了風機。第二,人家說我們影響國家安全我們搬遷,我們同意搬遷,但是我們希望得到有一些補償。別人不同意我們建,我們說可以,我們轉讓給別人,甚至轉讓給美國人,美國政府也說不行,你不但不能轉讓,中國人還不能進去,你的財產還不能搬走。
最終的結果,向文波和三一重工通過法律,起訴美國外資委員會和美國總統奧巴馬,這個案子也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中資企業勝訴白宮的案件。用法律捍衛自己的權益,是海外投資路的必備武器。而在中國企業排成長隊走出國門的過程中,如何提高投資質量,把決定權真正交給企業呢?專家張建平的建議:
張建平:首先是通過簡化行政審批,提升企業走出去的便利化程度;第二是要規范和約束國有企業走出去的行為,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對于民營企業走出去要盡量提供便利條件。最后鼓勵中國的企業到海外投資并購技術和研發平臺類似的企業,多鼓勵并購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企業。(記者丁飛 郭淼 杜金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