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19日發布新規稱,央行是黃金及黃金制品進出口主管部門,對黃金及黃金制品進出口實行準許證制度;央行可根據國家宏觀經濟調控需求,對黃金及黃金制品進出口數量進行限制性審批。
上述規定來自于中國央行和海關總署制定的《黃金及黃金制品進出口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該《辦法》將自今年4月1日起實施。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考慮到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美元霸權給國際金融市場帶來的巨大震蕩,越來越多的主權國家開始考慮持有黃金類“硬通貨”以對沖匯率風險,隨著美聯儲加息周期的臨近,中國官方加強對黃金等貴金屬進出口的管理亦十分正常。
根據《辦法》,央行將會同海關總署制定、調整并公布《黃金及黃金制品進出口管理商品目錄》。列入該目錄的黃金及黃金制品進口或出口通關時,應當向海關提交中國央行及其分支機構簽發的進出口準許證。
而獲得黃金進出口資格的市場主體,《辦法》要求,應當承擔平衡國內黃金市場實物供求的責任,進出口黃金應當在國務院批準的黃金現貨交易所內登記,并完成初次交易。
針對何種情況將納入監管,《辦法》指出,法人、其他組織在通過一般貿易;加工貿易轉內銷及境內購置黃金原料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黃金制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與境內區外之間進出口黃金及黃金制品的都應該辦理準許證。個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公益事業捐贈進口黃金及黃金制品的,也應該辦理準許證。
個人攜帶黃金及黃金制品進出境的管理規定,由央行會同海關總署制定。
《辦法》還公布了申請黃金和黃金制品進出口的法人所具備的相應資格。其中,申請黃金進出口(除因公益事業捐贈進口黃金)的,應當具備法人資格,近兩年內無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并且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為黃金交易所的金融機構會員或做市商;為國務院批準的黃金交易所的綜合類會員,年礦產金10噸以上、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環保標準,在境外黃金礦產投資規模達5000萬美元以上的礦產企業等。
作者:陳康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