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傳媒網訊 (記者 洪俊)洞中有樓,樓中有洞。20日上午,泛成渝網盟代表在816地下核工程采訪時,在了解上世紀當時的崢嶸歲月時,被宏大的工程震撼,紛紛舉起相機拍照。
“很震撼、很佩服、很敬畏。”泛成渝網盟代表、德陽日報主編蔣文戈說,根據建洞當時的科技水平來講,在一座山體里以最小的誤差打造如此宏偉壯觀的奇特景象,實在讓人嘆服,對于過去的歷史文化來說簡直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奇跡。他表示,涪陵城市給他的印象就是,山美水美人更美,值得一來。
泛成渝網盟代表、宜賓日報新聞編輯何均洪說:“我經歷過一些相關的軍工方面的工作,但相對816地下核工程來說不值一提,用嘆為觀止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他建議,涪陵今后的旅游應該多打好人文風情牌,尤其是巴國文化。同時表示,涪陵是一個假日避暑的好去處,美景多不勝數。
在816地下核工程核反應堆底部,泛成渝網盟代表、宜賓日報社金江網編輯樊永紅說:“很驚奇!很震撼!很激動!能在一個崎嶇不平的大山里面建造如此工程,真的很驚奇!著實震撼著我的視覺神經。我以后會帶著親戚朋友一起再來這個地方的。”
廣安在線網編侯婷說:“816地下核工程著實很壯觀,涪陵人既熱情、有好客、很多美景讓我應接不暇,下次可以邀請親戚朋友一起來參觀。”
據悉,816地下核工程在1966年開始了長達17年的建設,洞內共有大型洞18個,道路、導洞、支洞、隧道及豎井130多條,洞體總長度達20余公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