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87歲老太想落葉歸根無奈家門緊閉只得屈身屋檐
夏日炎炎,酷暑難耐,在30多度的高溫炙烤下,一般常人都很難忍受。而一位87的老人卻在自家屋檐下,躺臥了一天一夜。
老人有家,為何卻不能回?明明有房子,為何卻不能進屋?背后緊閉的大門,到底說明了什么?今日,作為家中的長子,張興國向記者講述了家里的那些事兒。
半夜送母親到巴中
稱自己太忙沒時間照顧
張興國告訴記者,母親鄭玉華今年87歲,生下兄弟三人。由于家庭的原因,幾十年前,自己跟二弟張旭便做了上門女婿,一個去了巴中,一個留在家附近的另一個村,家里就只剩下三弟張和。于是,父母便跟著張和一起生活。
2014年4月份,弟媳王虹突然給家住巴中的大哥張興國打電話,說要把母親送過來住一段時間。由于平時很少回家,現在聽說母親要來,張興國心里自然高興,一大早就讓家人準備好了一桌飯菜。
“當天晚上10點左右到的家,下車后,王虹便把母親交到我手上,同時還帶著兩床棉被和老人的一些衣服。”張興國不解,問為什么這么晚把母親送過來,王虹解釋說自己白天太忙,只有晚上才有時間。
張興國家住農村,交通不便,只能背著母親往家中趕。夜路難行,一路走走停停,從晚上10點到凌晨1點,張興國才背著老母親到了家。看著自己的大兒子,母親鄭玉華很疑惑地問道,“她(王虹)不是說來巴中吃酒席嗎?”
母親病重回家
兒子卻始終不愿開門
在巴中,張興國悉心照料母親一年多時間。一個星期前,母親身體狀態急劇下降,整日食不下咽,僅僅只能喝水。然而老人需要補充營養,卻只能靠輸液來維持,幾天下來,干瘦的手臂上青紫一片。
三天前,老太一直跟張興國念叨著自己想回老家張家店。張興國考慮到這是母親的心愿,便帶著母親坐車趕回了南充。
昨天下午,張興國跟母親回到老家高坪區永安鎮永豐村,而三弟張和家大門緊閉無人應門。他隨即給張和打電話,說老母親想回家住,張和稱自己在廣州工作很忙,沒辦法回來。
多位鄰居透露,張和家的鑰匙在本村某戶人家手里有一把,然而未得到張和許可別人也不敢私自打開大門。于是,張興國便跟二弟張旭請來了村委會主任和派出所民警,請求他們予以協商。協商未果,張和始終不愿意開門。
“我就住在這兒,哪兒也不去!”
由于距離二兒子張旭家較近,周圍鄰居建議安頓老人先在其家里住下,但老人并不愿意,只是在口中喃喃囈語,“我就住在這兒,哪兒也不去!”面對老人的固執,一群人也束手無策。
迫不得已,昨天晚上,張興國便跟周圍鄰居一起拉起篷布,在門口搭建地鋪。為了方便照顧母親,他們昨天晚上就在門口鋪上席子就睡。“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好,能夠理解我媽落葉歸根的心情。”張興國告訴記者,回南充前,母親曾告訴他,她想家了,想回家住。
今天下午1點左右,記者來到高坪區永安鎮永豐村,看見老人正躺臥在椅子上,下面墊著一些衣服和被子。老人的手臂有些瘦削,面容憔悴。由于天氣炎熱,老人躺臥在椅子上。盡管拉起的篷布能遮住一部分太陽,但天氣這么炎熱,老人如何避暑也是一個問題。
隨后,記者聯系上老人遠在廣東工作的兒子張和,說明來意后,沒說幾句,對方撂下一句“我家里的事,關你啥事?”掛斷了電話。(文中人物系化名)
作者: 何春林 實習生 梅冰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