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旅游消費熱情、擴大旅游消費規模,我國將實施進一步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彈性作息、鼓勵錯峰休假三大措施,同時強調各地方各單位不搞“一刀切”。
11日正式公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各級政府要把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納入議事日程,制定帶薪休假制度實施細則或實施計劃,并抓好落實。鼓勵錯峰休假。在穩定全國統一的既有節假日前提下,各單位和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將帶薪休假與本地傳統節日、地方特色活動相結合,安排錯峰休假。鼓勵彈性作息。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落實帶薪休假、鼓勵彈性作息、鼓勵錯峰休假,將給民眾的休假模式帶來哪些變化?
增設地方假日后
可覆蓋六成人群
在寧夏、新疆、西藏、廣西等地,大多數旅游者出行不用“黃金周扎堆”,這是由于當地民眾在開齋節、古爾邦節、藏歷新年、壯族三月三等民族傳統節日放長假。今后,從山東省的孔子誕辰到福建省的媽祖祭典,人們可望享受更多地方性、民族性的公共假日。
國辦在意見中明確提出鼓勵錯峰休假。國家旅游產業科技創新工程中心主任石培華說,目前我國已有地方民族假日涉及的人口數量不足8%,且都集中在少數民族自治區和自治縣,即使加上一些地方節事假日,涉及人口數量也僅達到全國人口的10%。
根據預測,全國有節日基礎的省(區、市)中增設地方假日后,至少可以覆蓋全國六成人群,部分省(區、市)可以多形成一個3-6天的長假,也有部分省(區、市)可以形成2個3天左右的小長假。
比如山東的孔子誕辰紀念日適逢國慶假日,可疊加形成8-10天的假期,因時長不同與全國國慶假期可有一定的錯開。福建的媽祖祭典等主要是在4月底5月初,也可在清明國家假日時與全國假日時間有一定錯開。
“我國地方假日體現出四季交錯效應,從而形成人口錯峰休假效應。”石培華說。
減半天工作時段
大城市利于減排
“從小長假到國慶、春節兩個黃金周,節假日主要集中在冬春秋季。而漫長的夏季是各國休假的主要季節,希望炎炎夏季多一些休息日。”歐洲一家企業駐京辦的工作人員李秋平說。
石培華說:“針對華東地區酷暑,東北地區嚴寒等氣候特點,缺少對民眾休閑出游的氣候適宜性考慮,‘一刀切’的放假方式也不符合我國地域廣闊的國情。夏秋季是我國旅游的黃金季節,每周半天的時間,就能多形成52個周末休閑組合,或者形成26個固定長周末,可以大大釋放消費潛力。”
據測算,每周減少半天的工作時段或每兩周減少一個全天的工作時段有利于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對人口密集的城市效果尤其明顯。
三問小短假
哪些單位“有條件”休小短假?
《意見》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休2.5天“小短假”,“有條件”的單位到底指什么?昨日,羊城晚報記者采訪廣東省旅游局和廣州市旅游局,但截至發稿時,對方均未給出答復。
省社科院旅游研究所所長莊偉光接受羊城晚報采訪時表示,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在落實上有一定的條件支撐,實施起來比較容易。但對于某些民營企業,尤其是追求利潤的經濟實體來說,目前有很多條件還沒有滿足。“其實,對于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工作強度、工作成本要求不是很高的企業,有些本身已經在執行了。本次《意見》可以給他們更多的政策制度保障。”
莊偉光認為,2.5天“小短假”若要大面積推廣,整個制度安排需要一個大的調整,目前還不太現實。在相關政策指引明確之后,對工作強度、工作成本要求沒那么高的情況下,可能會逐步落實。
資深旅游策劃專家勞毅波認為,“有條件的單位”是相對的。在落實的過程當中有無條件也會變動,原本有條件的單位因為任務重壓力大而變得沒有條件。“有無條件落實還是取決于所在行業所在部門的具體情況而定的。”
一般來說,在機關事業單位和學校,休假制度更容易貫徹。但就算是事業單位,也可能面對一些突發事件,如緊急的政治任務和社會任務,那么,這個“有條件”就沒有辦法落實了。而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只有創造收益才有條件保障休息,所以落實“小短假”是不易解決的。
“小短假”到底能在哪些單位落實,從此前帶薪休假的落實情況也能看出端倪。人社部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帶薪休假落實率約為50%。落實帶薪休假比較好的主要集中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有企業、外資企業,而一些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落實起來相對較差。
(黃璨張林)
周末游會否出現另一種扎堆?
每逢旅游旺季,民眾扎推周末出行日漸明顯。據攜程網大數據統計顯示,暑期國內游周六是出行高峰,占總人數的24%。其次是周二,占比16%。周五出游的比例排名第三,占15%。周一出發的比例最低,只有9%。
而從景區入園人數來看,周六、周日是入園高峰,分別占22%、20%,也就是說周末的客流占了四成以上,周一到周五每天的游客量只有周末的一半左右。
南湖國旅策劃推廣中心副總監蘇峰表示:“2.5天小短假可以對周邊游的游客體驗感有大幅度的提升,畢竟對于短途旅行來說,住一晚的體驗感覺是稍稍欠佳,住兩晚時間上相對充裕,真正達到短途旅行放松休閑的目的。”
廣之旅國內游總部副總經理文爽表示,隨著2.5天“小短假”的實施,市場對周末旅游產品需求量有望出現“井噴”。據介紹,近年來,隨著廣東人出游習慣日漸成熟,除各大黃金周及小長假外,選擇周五下班后出發,利用周末出游放松的白領和工薪一族也越來越多。
尤其是,隨著武廣、貴廣、南廣高鐵相繼通車,不僅大大縮短了廣東游客到高鐵沿線旅游城市的路程,在城市之間開啟了“周末旅游圈”的序幕,以高鐵為主要出行工具的高鐵游開始呈現高頻次短途游為主、游客逐漸年輕化等特點。
私企老板樂意嗎?
聽聞鼓勵2.5天“小短假”,一些私企老板心里打鼓。昨天,在東莞開設了一家小型貿易服務公司的私企老板李德(化名)向記者吐槽:“目前制造業訂單萎縮厲害,私企日子不好過,作為貿易公司,一損俱損,若還推2.5天休假,會加重企業負擔。”
李德給羊城晚報記者算了筆賬,目前普通工人的人工成本一個月就要將近4000元,若再增加半天休假,企業為了保證生產,只好不放假,意味著要多付員工加班費。“就算企業放假,工人也希望加班多掙點錢。”
李德認為,目前私企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勞動力缺乏,若還要多放假,真的“要了企業的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