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班牙《世界報》4月13日報道,在她們身旁,是焦慮難耐的父母。有的父母非但不能緩解壓力,反而給自己的親生女兒撂下狠話:“你不結婚,我死不瞑目。”
這樣的話語就像冷冰冰的判決書,然而在其背后,是中國政府數十年來實施的獨生子女政策。雖然這項政策已于去年“壽終正寢”,但是問題依然存在。
報道稱,中國社會或將需要同樣長的時間才能將女性從牢牢鉗制著她們的母親身份和婚姻當中釋放出來,同時徹底顛覆將未婚女性視為“不完整”的陳腐觀念。
這段紀錄片在短短5分鐘時間內講述了中國未婚女性遇到的問題:她們美麗、聰敏,但在哀求她們結婚父母面前卻顯得茫然無措。片中一位主人公受到父母逼婚之后流下了眼淚:“或許應該放棄尋找真愛,找個門當戶對的人結婚算了。”
報道稱,然而,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又談何容易?門戶觀念根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并在當今的中國催生了一個新的市場:婚姻介紹市場。紀錄片就是以上海婚介市場為背景拍攝的。
在紀錄片中,一個大廣場上擠滿了人。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向陌生人展示著自己的個人信息:收入情況、工作單位、是否有房有車等等。這么做都是為了“推銷商品”。婚介市場好像一個大展臺,而這些未婚的年輕人就是展臺上待沽的商品。
這部紀錄片是日本SK-II公司發起的“改變命運”品牌活動的組成部分,該片所傳達的積極信息在社交網絡上引發熱議。
報道稱,“剩女”走進了婚介市場,但她們的目的并不是為父母尋找乘龍快婿,而是為了告訴父母:她們熱愛自由,有權選擇與誰共度余生。其中一位女性表示,與“剩女”相對的是“女強人”的概念,中國女性應當選擇成為后者。雖然很多中國女性已經開始為了自己的權益吶喊疾呼,但中國的現實依然給“剩女”這個帶有貶義的名詞留有生存余地。當今的中國社會依然帶有濃厚的家長制色彩,但這個社會正朝著摒棄女性不結婚就會被剩下的陳腐思想邁出至關重要的第一步。(編譯/劉麗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