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全長約55公里,其中,主體工程包括22.9公里的橋梁、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連接隧道和橋梁的東西人工島。
為了實現海陸空交通的互不影響,港珠澳大橋采取了世界首創的橋、島、隧一體方案。在茫茫大海上,工程師們用120個直徑22米、18層樓高的巨大鋼圓筒圍成了兩座10萬平米的人工島,整個工程僅用212天。
全長6.7公里的海底隧道,由33節大型沉管在海底對接而成,每個沉管重量超過8萬噸,相當于一艘航空母艦,而沉管對接的精度要達到厘米級。這些都是世界橋梁建造史上前所未有的技術創新。
在整體橋梁的設計上,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大量采用預制鋼結構建造,總用鋼量達42萬噸,這些鋼材足以建造十座鳥巢。精湛的施工工藝,讓大橋使用壽命長達120年,比目前世界上的跨海大橋普遍的設計使用壽命再提高20年,成為世界橋梁建設新的標桿。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后,香港到珠海的陸路交通將從以前的3個小時縮減到30分鐘,這項伶仃洋上的超級工程,將改寫珠三角的經濟版圖,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