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產業到戶獎補項目肉牛養殖驗收
一是精準定位確保獎補對象識別“零偏差”。按照“先建后補、以獎代補”原則,依據全鎮脫貧戶(監測戶)戶數,通過實地走訪,加強政策宣傳,深入調研和精準排摸,綜合家庭經濟狀況、產業發展意愿等因素,精準識別符合獎補條件的農戶,按戶登記獎補產業規模與類型,建立農戶產業發展信息庫,精確申請獎補資金。2024年,精準識別獎補對象2576戶次,申報獎補資金271.681萬元。
二是科學規劃分配獎補指標達成“全覆蓋”。結合本地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獎補范圍涵蓋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實現全面覆蓋。其中,種植產業9類、養殖產業9類,根據各村種養殖實際情況,包括成活、規模和效益等,科學規劃,分配指標,補種補養,切實完成2024年產業到戶獎補任務。今年以來,種養植產業覆蓋11個村952戶脫貧戶(監測戶),獎補金額達266.61萬元。
三是高效服務推進獎補流程實現“一站式”。優化獎補申請流程,提供技術指導,聯合凱里學院、市農業農村局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并深入農戶現場指導,提高農戶生產技能和管理水平,保障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時整合鎮村干部力量,提供代辦服務,辦理獎補申請,入戶上門驗收,現場收集材料,讓農戶“零跑腿”,實現“一站式”辦理。今年以來,累計提供技術指導172人次,辦理到戶產業獎補申請952件。
(凱棠鎮/楊東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