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蓮英接到了回家看望父親的孩子來電,突然的噩耗打破了她內心的寧靜……
那是2019年11月16日下午五點,天氣陰沉,稍稍帶著寒風。掛了電話,從村里上戶完善工作材料后,梁蓮英便匆匆往家里趕,因為身患高血壓常常獨居在家的丈夫上午沒有接聽她督促吃藥的電話,她心里一直很不安穩,便打電話給孩子回家看一眼,好讓她安心在村開展工作。不曾想,開了家門,家里沒了往日的溫暖,迎來的卻是冰冷的噩耗;梁蓮英孩子告訴她,回家的時候,她的丈夫已躺在床上不省人事;慌忙之中,她們趕緊將梁蓮英的丈夫送往縣醫院。但經醫院診斷,梁蓮英的丈夫死亡時間已超過十個小時,她盯著病床上的丈夫,心里有種無法言喻的滋味,好像全世界的蛇膽都在肚中翻騰,想把這種苦吐出來,但這苦剛到嘴邊,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空留一口苦澀。天人永隔,愛人去世,也沒能見到最后一面。
梁蓮英工作圖片
“他鄉即我鄉”“群眾即親人”。丈夫的后事安排結束后,梁蓮英整理好沉痛心情,端正工作態度,迅速回到工作崗位,及時處理和完善好自己的工作,并以強干實干的精神風貌投入到工作中。作為扶貧一線干部,梁蓮英從不缺乏頑強拼搏的狠勁。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幫助更多困難群眾摘除貧困標簽,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地奔向小康生活。群眾現在就像家人一樣;雖失了小家,但我相信接下來我的努力會贏得‘大家’,群眾會看到致富脫貧的希望”,梁蓮英說。在當前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中,她的群眾精神顯得愈加珍貴和重要,為扶貧一線的干部們樹立了先鋒的榜樣,為黨委政府樹牢了良好形象。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2019年7月初,47歲的梁蓮英到丙妹鎮宰略村脫貧攻堅指揮所任第五網格區網格員。人到了村上,心也全部放在了村上,仿佛這成了她的家,而她那在縣城的家以及身患疾病的丈夫,卻因工作太忙,而無暇顧及。到村后,她積極落實吃住在村、“5+2”、“白+黑”工作制度,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對待工作嚴肅認真,從不因為節假日或周末而放松工作要求。
梁蓮英開展群眾工作圖片
初到村里時,為了熟悉網格情況、摸清網格底數,梁蓮英時常一人早出晚歸、走村串戶對村情進行摸排,用筆記本認真記錄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和特征特點,建立和整理問題臺賬,積極向村指揮所反應問題,力求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各項政策精準落實。
“滴滴努力,匯聚成川”“以身作則,激勵他人”。如今梁蓮英已熟悉宰略村第五網格52戶農戶家庭情況,對網格內10戶貧困戶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提出獨到見解,10戶貧困戶做到因戶施策,確保精準退出,穩定脫貧。
“在我下村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我一直都在告訴自己,一個群眾都不能放棄,一直都不能放棄,要讓群眾相信奮斗的力量,相信黨和國家的力量”,這是梁蓮英的堅定信念。
梁蓮英入戶走訪圖片
當下,丙妹鎮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最后攻堅克難的沖刺期,梁蓮英全身心投入一線工作,無暇顧及家中不幸的悲痛。事發至今,全鎮上下對于梁蓮英同志承受的巨大悲痛與哀傷,感到無比痛心和無比欽佩。同時,梁蓮英同志的拼搏精神更堅定了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念,凝聚了我們攻堅的力量;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布滿荊棘,我們將迎難而上,化悲痛為動力、化逆境為挑戰、化挑戰為機遇,繼續朝著2020年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目標前進,直抵勝利彼岸。
當年,魏巍的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真實的記錄了解放軍戰士的精神風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解放軍被親切地稱為“最可愛的人”;在奮戰全面脫貧攻堅事業的今天,扎根基層一線的扶貧戰士也可以被稱為“最可愛的人”,他們用最樸實、最接地氣的方式融入貧困群眾,喚醒千萬貧困群眾戰勝貧困的必勝信念,用忠誠實干書寫扶貧攻堅的片片真情,用真情實感譜寫新時代脫貧攻堅壯麗篇章。
致敬!“最可愛”的扶貧戰士;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扶貧戰士——梁蓮英。(吳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