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大家的祝福響起了生日歌,家住在凱里市旁海鎮和諧新村的楊再平小朋友提前度過了他9歲的生日。五彩的氣球和漂亮的生日蛋糕讓整個屋子暖意融融,當大家叫“小壽星”許愿時,他顯得有點手足無措,不知道原來過生日還能吃蛋糕、許愿、吹蠟燭和收禮物。
▲大家忙著幫楊再平小朋友準備生日
▲把蛋糕分享給現場的小伙伴們,小朋友的快樂總是那么簡單
他的媽媽楊又祥告訴我們,這是兒子第一次過生日,他爸爸在2017年不幸癌癥去世,她獨自帶著兩個兒子生活,原本就不太寬裕的家里生活更加艱難,小兒子今年9歲了,卻重來沒有過一次生日,“我當時只是說了這個愿望,沒想到會實現,太謝謝你們了,圓了孩子一個夢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過了一次生日,還給他買了書包和文具”楊又祥激動的說。
這個特別的生日,是“警民心連心,點亮微心愿”主題活動的心愿墻上,一個被愛心市民認領的“微心愿”,在這個由凱里市特巡警大隊發起的,名叫“警民心連心,點亮微心愿”的愛心公益線上小程序里,有一面“心愿墻”,里面收集了26個來自旁海鎮和諧新村貧困戶、低保戶、殘障人士、留守兒童等困難群眾的“微心愿”。1月13日,凱里市特巡警大隊帶領17名愛心人士以及貴醫附二院的10余名醫護人員來到旁海鎮,將愛心物資送到許愿的村民手中,點亮了一個個“微心愿”,并對到場的村民進行了義診。
▲愛心物資
或許對我們來說,這些“心愿”不大,有的甚至小到只是想要一些成人尿不濕、一本新華字典、一根好點的拐杖、一個能熬藥的藥罐......但對于他們中很多人來說,卻是期盼已久,甚至埋藏在心里十幾年的心愿。
“我已經15年沒來過凱里了,變化太大了,以前住的老房子都拆了,變成高樓了......”八十多歲的楊奶奶的唯一的心愿就是再回到凱里看看,這個心愿一藏就是15年,15年前她居住在凱里市州建公司附近,由于年歲已高再加上腿腳不便,便回到鄉下養老,已經15年沒來過凱里了。特巡警大隊的隊員們得知情況后,認領了老人的心愿,開車把老人接到了凱里,攙扶著她先后去了州建公司、中博、萬博廣場、市政府、風情園等地參觀,重溫了楊奶奶15年前的記憶。
▲老人在曾經住過的房子前留影
愛心市民陳建輝先生認領了80歲吳學先老人的心愿,給耳朵先天殘疾的他送來了一臺助聽器,“這個活動很有意義也很‘接地氣’,我本身也是農村出來的,自己有能力之后也就希望盡自己微薄之力去幫助需要的人,把社會正能量傳遞下去”,陳建輝說。
據了解,自從小程序1月7日上線以來,得到了很多熱心市民、愛心人士、愛心企業的關注,目前,26個“微心愿”已被認領了22個,并已經把愛心物資送到了許愿人手中,捐贈物資價值超過15000元。
凱里市特巡警大隊大隊長歐亞軍說:“我們想以‘點亮微心愿’這個募捐平臺為紐帶,凝聚社會力量去幫助困難群眾實現愿望,也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進來,綿力齊聚,用愛心點亮困難群眾的微心愿。”
▲王江生的心愿被認領后,門前的高坎修上了護欄,再也不用擔心老人和小孩的出行安全了
▲楊秀江的心愿被認領后,愛心人士給他癱瘓在床的妻子送去了成人尿不濕和一些生活用品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