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4 日 15 時 26 分,川煤集團杉木樹煤礦在 N24 采區邊界運輸石門發生透水事故。16 日 16 時,遇難人數增至 5 人,失聯 13 人。
官方通報稱,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決定成立事故調查組,調查組由四川煤監局、應急管理廳、宜賓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并邀請省紀委監委參與事故調查。
━━━━━
五天四夜 13 名礦工生還
2019 年 12 月 18 日,凌晨 1 時。來自內江的應急救援支隊長鄧斌聽到,正前方水面上方傳來鋼管敲擊聲。他們立即停下排水、架設管道。
敲擊聲意味著有人求救。鄧斌等人喊道,“有人嗎?”敲擊聲再次傳來。隨著水位降低,一個通過 pvc 塑料管包裹的紙條,從井道鋼管里冒出來。
被浸濕的紙條上歪歪扭扭地寫著,“沒有上水。”凌晨 3 時,隨著水位下降,56 歲的礦工劉貴華涉水走出來與救援隊伍匯合,并稱 13 人全部活著。
45 分鐘后,救援人員連線指揮部報告,已有一支救援小隊進入被困區域,再次確認其余 12 人狀況良好。
在救援隊員護送下,12 名礦工陸續走出涉險巷道。宜賓市礦山救護隊隊長陳華稱,“在涉險巷道中部位置遇到最后一名礦工胡勇,他精神也不錯。”
根據通報,18 日早晨 7 時 55 分,經過 88 小時的緊張救援,被困 13 名礦工全部成功升井并送醫。經現場醫生初步診斷,獲救的 13 人生命體征總體平穩。
從事發至獲救,救援歷經了五天四夜。
━━━━━
“只希望他平安就行”
事故發生后,按照救援計劃,救援人員分為 4 個救援梯隊,輪流進行巷道清淤,打通救援通道。
此外,救援人員調運 16 臺不同型號的潛水泵,對人員被困區域抽水排水,并利用管道向該區域輸送壓縮空氣。
15 日 11 時 29 分,額定流量 220 立方米每小時的排水設備開始排水。但通過觀察,發現水位每小時上漲 445mm。
四川省煤礦搶險排水站工程師王雄告訴新京報記者,為加快抽水速度,額定流量 550 立方米每小時的排水設備運抵現場,揚程可達 306 米,“要看井下運輸情況與運輸條件,預估 5 小時裝好投入到工作中。”
“沒有新傷亡消息就是好消息。”一名失聯人員的家屬表示。
據新聞通氣會發布的消息,事故區域水位從 16 日 13 時的 138.71m 降至 16 時的 134.08m。為了加快工作進度,在原有 11 支救援隊伍和杉木樹煤礦本礦職工的基礎上,國家應急救援重慶松藻區域隊也加入了救援工作,專業救援隊伍增至 13 支,共 251 人。
被困礦工之一胡勇是掘進隊的副隊長。他的妻子告訴新京報記者,事發前一天他值晚班,第二天繼續早班。“我不敢往壞處想,只希望他平安就行。”
━━━━━
礦工靠自帶干糧、水求生
與此同時,井下的礦工也在積極求生。
一名此前已經安全升井的礦工告訴新京報記者,事故發生時,他所在的掘進隊有 8 名工友在突水點附近作業。洪水來臨時,水流瞬間淹沒到肚臍處,“他們死死抱住液壓柱,才避免被洪水沖走”。
他描述道,等水流平穩后,工人們爬上運輸皮帶,順著高處向外爬,“有的工友筒靴都被洪水沖掉了”。等他們到達安全平臺后,便乘坐車輛升井逃生,“出井時已是下午五六點”。
這名礦工分析,被困的礦工們所在區域,向內有一條傾斜度約 10 度的上坡巷道,長約幾百米。“如果這條巷道沒有被淹沒,就有生存的空間。”
56 歲的劉貴華是 13 名被困礦工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他的妻子陳麗(化名)描述,劉貴華和工人們當時被困在一處傾斜的巷道上,被困區域內氣溫并不低,約 20 ℃。被困的數天數夜里,工人們輪流打開探照燈,讓漆黑的被困區域有光亮照射。而這些天,他們喝自己攜帶的礦泉水以及井下滴水補充水分,吃的則主要是下井時攜帶的干糧。
宜賓市礦山急救醫院院長易思章表示,“在井下,他們面臨的困難主要是空腹、空氣質量差,被困的恐懼等。”
據現場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分析,13 名被困人員全部生還,除了外部科學施救、加緊施救之外,至少有三個重要原因:第一,井下被困人員經驗較豐富。第二,被困人員熟悉巷道地形,災難來臨時選擇了生存概率最大的逃生方向。第三,巷道內溫度維持在 24 攝氏度左右,為大家保存體力創造了有利條件。
━━━━━
相關調查隨即展開
獲救礦工趙良海的妻子吳艷(化名)描述,她在醫院與丈夫匆匆見上了一面。當時,現場醫護人員正在給趙良海檢查、治療。“他的臉黑黑的,人看起來很虛弱。我們沒有說話,但他看了我一眼。”吳艷說,確認丈夫沒有生命危險后,自己“很激動,很開心。”
礦山急救醫院院長易思章表示,目前國家、省市的專家已赴醫院指導,其中,四川省華西醫院調配了三名專家,在會商后,已制定了完善的治療方案。
“下一步的重點是繼續補充水分,調整其他身體指標的平衡,讓他們充分進食。密切觀察其他情況,比如有沒有基礎性疾病及器官功能異常情況。”
據宜賓市委宣傳部介紹,此次從省煤礦搶險排水站和重慶等地緊急調集救援隊伍 13 支 251 人投入現場應急救援,抽水排水 18 萬余立方米,清淤、排障 500 余立方米,打通生命通道 2600 余米。
礦工獲救后,與事故相關的調查隨即展開。官方通報稱,18 日上午,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決定成立四川芙蓉集團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杉木樹煤礦“ 12·14 ”較大事故調查組,調查組由四川煤監局、應急管理廳、宜賓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并邀請省紀委監委參與事故調查。
通報稱,調查組將認真開展事故調查工作,徹底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12 月 15 日,四川省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深入開展全省煤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和整治的緊急通知》,要求在全省深入開展煤礦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工作。
━━━━━
杉木樹煤礦透水事故回顧
● 12 月 14 日 15 時許
四川珙縣川煤集團杉木樹煤礦發生透水事故
● 12 月 14 日晚
大型水泵裝車抵達現場,芙蓉救援隊 30 人下井勘查
● 12 月 15 日 8 時
官方確認事故造成 4 人遇難、14 人失聯
● 12 月 15 日 10 時許
新型排水泵運至現場安裝,并于當日投入救援
● 12 月 16 日 15 時
被困區域水位下降
● 12 月 16 日 17 時
官方確認新增 1 名遇難者,仍有 13 人失聯
● 12 月 17 日 上午
事故區域水位繼續下降
● 12 月 17 日 中午
第一批救援隊伍及醫護人員下井救援
● 12 月 17 日 晚間
第二批救援隊近 50 人下井救援
● 12 月 18 日 1 時
救援者敲擊管道后獲回應,判斷井下有人生存,并找到被困者求助紙條。
● 12 月 18 日 3 時
工人劉貴華涉水走出被困區域
● 12 月 18 日 近 6 時
第一批被困工人獲救
● 12 月 18 日 近 8 時
最后一名被困工人被抬出,至此,13 人分 7 批次升井獲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