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往年春運客流規律,不少企業從每年小年(臘月二十三)開始放假,很多務工人員由此踏上返家之旅。" 貴陽火車站介紹,因此,從小年當天開始,就進入節前一周離筑客流高峰時段。貴陽始發高鐵和普鐵列車(離黔列車)中,成都、重慶、長沙、廣州、北京、上海等省外中長途方向,以及省內安順、盤州、畢節、凱里、都勻、遵義、銅仁等方向車票十分緊俏。返黔列車中,華東、華南等方向至貴陽列車一放票就會很快售罄。
按照目前鐵路客票預售期最長為 30 天的規定,12 月 19 日,通過 12306 官網、12306 手機客戶端和電話(95105105)等三種途徑,最遠可購買貴陽火車站、貴陽北站、貴陽東站小年當天(2020 年 1 月 17 日)火車票;12 月 20 日上午 10 時,最遠可以購買臘月廿四(2020 年 1 月 18 日)的火車票,以此類推。
與上述三種線上方式相比,三種線下方式——車站窗口、自動售票機和火車票代售點的預售期只有 28 天,即后三種方式發售的都是網絡和電話訂票剩余的車票。
根據預測,火車票預售高峰時段,貴陽火車站、貴陽北站、貴陽東站日均累計發售車票將超過 10 萬張。
客票預售信息顯示,截至 12 月 18 日 19 時,2020 年春運首日 1 月 10 日即至 1 月 16 日,華東(上海、寧波、溫州、杭州、南京等城市)、華南(廣州、深圳等地)開往貴陽方向的普鐵和高鐵列車車票本售罄,僅少數日期還有高鐵一等座票和普鐵無座票;貴陽始發華東和華南等地的車票也趨于緊俏。
貴陽火車站提醒廣大旅客,購買春運火車票,請首選擇互聯網和電話購票渠道,減少在窗口排隊等待時間。如果網絡和電話渠道顯示已經沒票,那車站窗口、自動售票機和代售點肯定也沒票了,請旅客們不要盲目到車站購買春運火車票,以免浪費時間。
對于已無票的車次,請旅客們用好 " 候補購票 " 功能,每人可以預約兩個時段的 4 張車票,只要有退票或余票,系統將自動按先后順序購票。另外,通過互聯網渠道購票,可以幫親朋好友一起購票。但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把親友加入為本人鐵路 12306 賬號名下的常用聯系人。添加成功后,根據提示看是否需要身份核驗。若需要,請帶本人和親友的身份證原件到火車站售票窗口辦理。
延伸:
一 . 春運購票 牢記 " 五項注意 "
1. 自 2019 年 12 月 12 日起,互聯網購票業務辦理時間延長 30 分鐘,即辦理時間為每天 6:00 —— 23:30,在此期間旅客可在 12306 網站和 12306 手機 APP 辦理購票、改簽、退票、候補等業務。
2. 電話訂票時間為每天 6:00 —— 23:00,電話可預訂第 4 天—— 30 天的車票。
3. 25 分鐘 : 在 12306 網站和 12306 手機 APP 辦理購票、改簽、退票等業務時,需不晚于開車前 25 分鐘。
4. 退票 : 開車前 15 天(不含)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費,票面乘車站開車前 48 小時以上的按票價 5% 計,24 小時以上、不足 48 小時的按票價 10% 計,不足 24 小時的按票價 20% 計。
另外,改簽或變更到站后的車票乘車日期在春運期間(2020 年 1 月 10 日—— 2 月 18 日)的,退票時一律按開車時間前不足 24 小時標準核收退票費。
5. 改簽:在有運輸能力的前提下,開車前 48 小時(不含)以上,可改簽預售期內的其他列車;開車前 48 小時及以內,可改簽開車前的其他列車,也可改簽開車后至票面日期當日 24:00 之間的其他列車,不辦理票面日期次日及以后的改簽;
開車之后旅客仍可改簽當日其他列車,但只能在票面發站辦理改簽,且開車后改簽的車票不能退票;已經辦理 " 變更到站 " 的車票,不再辦理改簽。
二 . 春運搶票 八大攻略
春運期間,由于旅客集中出行,時空高度疊加,部分線路和方向的鐵路運能暫時出現不足,造成火車票十分緊俏,很多方向將現 " 一票難求 " 的局面。除了提前購票外,掌握春運搶票的技巧也十分關鍵。
1. 關注并正確使用 " 候補購票 " 功能;
2. 車票起售 45 分鐘后,有的旅客雖然鎖定車票但未及時付款,車票重新返回售票系統發售;
3. 開車前 15 天,是退票高峰期;
4. 開車前 48 小時和 24 小時,售票系統往往會放出部分剩余車票;
5. 一般每天 22 點到 23 點之間是旅客退票高峰;
6. 列車沿途會停靠多個車站,鐵路部門會按照一定比例給每個站分配票額。一旦某個車站有未售完的車票,在開車前一天,余票將會返回系統再次出售。
7. 春運期間,鐵路部門會根據客流情況臨時增開列車,該部分車票不受預售期限制,一旦確定列車開行日期就會發布公告,并在第一時間放票。
8. 當發現目的地無票時,使用 " 接續換乘 " 功能查詢途中換乘一次的部分列車余票情況,一般也可助力出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