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管理人員楊興澤介紹,這些菌菇采摘過后,經過簡單的分揀包裝,縣級平臺公司山地美農到基地按市場價5元/斤回收運輸到市場進行銷售。據了解,大球蓋菇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眼下食用菌菇市場的新秀。同時它又被稱為懶人菇,操作管理簡單,生產成本低,產量卻很高。
“大球蓋菇屬于中低溫結實性菌類,菌絲比較耐低溫,喜歡冷涼,而我們這個地區晝夜溫差比較大,適合大球蓋菇的生長,而且呀,這個大球蓋菇菌絲生長的溫度在21至27攝氏度最適合,大球蓋菇菇蕾形成的溫度在12至20攝氏度之間,最適合的溫度在16攝氏度左右,我們這個地區溫度適宜,這就大大增加了球蓋菇的成活率和產量,不過它對培育料的要求倒是不高,主要用玉米秸稈、稻殼、木屑等做培育料。”大球蓋菇種植基地管理員楊興澤說。
大球蓋菇營養豐富,食味清香,肉質滑嫩,富含人體有益的多種礦物質元素及維生素。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大球蓋菇營養價值和食用價值的認識深入,市場需求量也不斷增加,畝產量可達到7000斤,市場前景廣闊。當地依托產業精準施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并與縣平臺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訂單種植,增加群眾的經濟收入,夯實產業脫貧致富道路。
目前,該基地種植的大球蓋菇適宜的氣候下,依附稻草和秸稈保護,吸收樹葉腐質營養,相比大棚種植的大球蓋菇,營養價值更高、口感也更香脆,而且每年可收獲4次,在高峰期,日產量可達2000斤,收益很可觀。“去年年底我們種植240畝,銷售也沒有問題,預計今年的收入400萬左右。”楊春云細細盤算著。
據了解,錦屏縣啟蒙鎮結合自然資源優勢,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形式,覆蓋合作社社員318戶,其中貧困戶144戶,發展大球蓋菇種植,解決稻田閑置,不但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還解決了30多名村民的就業問題。
隨著大球蓋菇的暢銷,需求量逐漸增大。接下來,在啟蒙鎮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將鼓勵更多的村民參與種植,并發放種子,進行技術培訓,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努力將高品質的大球蓋菇遠銷省外,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楊振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