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度,完善“三資”監管機制體系
根據龍泉鎮實際,研究出臺《龍泉鎮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試行)》《龍泉鎮財政扶貧資產管理辦法(試行)》《龍泉鎮財政扶貧資產管理辦法(試行)》。以村級監督力量為主體,成立村級“三資”管理使用監管委員會,并按照集中資金、集中管理、集中使用、集中分配“四個集中”的原則,把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的各個環節都納入村級合作社資金管理使用監管委員會監管。根據職責任務、工作要求,分別明確了不同的資產處置方式,構建了條塊結合、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工作格局。同時相關職能部門每年定期對上一年度的農村集體資源運行情況逐項清查,對上年度資源收益逐筆清算,并將資源變動情況及時進行補充登記。對村級資源登記流程和資源處置流程進行詳細說明,對農村集體資源的管理責任逐一認定,并按照集體領導、民主決策、公開透明以及“誰簽字、誰負責”等原則,把村級資源的承包、租賃、轉讓、變賣、入股、收益等各個環節都納入村級資源監管委員會監管,并及時在村內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建臺賬,提升“三資”監督管理水平
建立扶貧資金臺賬,監督扶貧資金動向。采取分年度、分類別的方式,逐一對村級近年來投入的各類扶持資金進行清算,共計建立財政扶貧資金臺賬,摸清每筆扶貧資金去向、帶動群眾發展情況及結余資金上繳情況等,改善各村扶貧資金資料登記不完善的普遍問題。建立扶貧資產臺賬,促進扶貧資產規范管理。以項目實施主體為單位,按照“一造冊,二復查,三比對”的方式,由鎮級站所和村(社區)雙線開展扶貧資產清理核查,明確投入來源,厘清產權歸屬,逐項分類匯總,建立扶貧資產臺賬,做到全覆蓋、無漏項,確保各級各類扶貧項目投入形成的資產產權清晰、責任明確。建立村級資源臺賬,強化村級資源監管。對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地、荒地、灘涂等集體資源,建立村集體資源登記簿,逐項記錄。目前,各村寨排查登記土地、山林、水塘、水庫、五荒等村級資源共62項。
建隊伍,強化“三資”監督管理能力
成立鎮級“三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指導、監督村級“三資”工作,同時明確扶貧站、農業服務中心、水務站、林業站、財政所等部門等部門審核把關職責,鎮紀委的監督責任。在村級相應建立了“三資”管理使用的職能機構,負責村級“三資”管理使用全程監管、審核,全面提升了對村級“三資”的管理能力。龍泉鎮通過對“三資”突出問題的對癥下藥,有效盤活了農村的扶貧資金、扶貧資產和集體資源,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得到不斷發展壯大,農民群眾實現持續穩定增收。(姚茂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